普玛江塘,平均海拔5373米,全国海拔最高的乡,素有“世界之巅”之称。
这里是纯牧区,牧民世代以放牧为生;赶着羊群,穿行于荒凉的雪山、草甸之间,居无定所,是过去牧民生活的生动写照。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牧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地窝子”“草坯房”到“安居房”“小康房”,住房的变迁仅仅是一个缩影。
“地窝子”
据普玛江塘乡原人大副主席、下索村70岁的欧珠老人回忆:西藏民主改革前,普玛江塘全乡仅100多户牧民,所有的牧民,基本没有固定的住房。一顶毡篷,赶着牛羊,四处辗转,逐水草而居,是当时牧民主要的生活方式。
西藏民主改革后,牧民开始逐渐定居下来。为了防寒保暖,牧民结合当地特点,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掘地而居,建起了仅能容身的“地窝子”。
所谓“地窝子”,就是往地下挖近半人多深、三四米见方的坑,用草皮封住顶,留一个仅能弓腰而出的口子,这就是当时的“房子”。这样的“房子”,低矮、狭窄、阴暗,通风和采光都很差。
“没有灶,三个石头支起锅来烧水做饭,家庭条件最好的也就用‘铁三角’在露天做饭。”欧珠老人说:“用碎石块砌个台子就是‘床’,家具更不敢奢望了。”
“没有电、没有路,更没有自来水;吃的是糌粑和风干肉,蔬菜水果见都没见过……”“地窝子”承载着昔日普玛江塘牧民群众太多辛酸和苦涩的记忆。
这样的生活条件,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
“草坯房”
西藏改革开放后,渐渐富裕起来的牧民就地取材,用草和着泥土建起了有柱子、有门窗、有院墙的“草坯房”。
新华社合肥11月22日电 题:昔日“水窝子” 如今换新颜——安徽淮河行蓄洪区脱贫攻坚记 新华社记者姜刚、王菲 淮河行蓄洪区划定以来启用128次,转移人口160万人次
新疆日报讯(记者 严小娟 周艺)“小时候,那个把我紧紧抱在怀里的人,我该把她叫做妈妈……”1月30日上午,在伊犁果子沟冬窝子一户牧民家里,7岁的娜孜依拉 ? 吐鲁丝拜克正在朗诵一篇散文
新华社长春2月17日电题:三年,从无名小屯到声名远播——这个“雪乡”是如何做到的? 新华社记者陈俊、郎秋红、孟含琪 一个执意要进城赚钱的农家妇女,为何留下来做起了农家乐老板?一个司空见惯的“雪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