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企业到项目,再到产业链,江苏常州工业经济的转型之路,“梯度感”十足。为常州未来注入了澎湃动力。
看上去不起眼,但这种高性能碳纤维却能应用到航空航天、风力发电、轨道交通等高端领域,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引领碳纤维革命性的产业升级换代,中简科技董事长杨永岗和他的团队,用了整整八年时间,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年产300吨的ZT7系列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岗介绍道:“下一个目标就是,把我们中简打造成江苏的一个国际名片,希望我们能够代表中国,能够赶上世界级的先进水平。”
由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担的“高铁列车高可靠性齿轮传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第一的排名摘得号称“中国工业奥斯卡”的中国工业大奖,“复兴号”标准动车组的提速,中车戚墅堰所功不可没;
在中国第一艘航母、天安门城楼改造、 北京奥运工程、上海世博场馆这些国字号重点项目上,上上电缆无一缺席;
在五洋纺机,做衣服就像3D打印一样快捷。企业研发的智能双针床经编机,市场占有率全球排名前三,产品还用到天宫一号、天宫二号上。
这些企业牢牢占据着行业的显赫地位,被称之为“隐形冠军”,这个群体的规模最新数据是218个。
如果说,隐形冠军是常州集聚创新发展的“轻骑兵”,那么常州近年来推动建设的“十大产业链”,就是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动力源”。在常州,太阳能光伏、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等一批支柱产业,都在进军更加高端的领域,尤其是机器人、石墨烯等新兴产业,智能化率明显提升。在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建成了国家级石墨烯产业化基地;在智能数控和机器人方面,拥有同和纺机、润源经编、卡尔迈耶等一批行业知名度较高的骨干企业。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辽宁事业单位曾经呈现“多、小、散”状态,不同程度存在政事职责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生机活力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这成为辽宁体制改革发展路上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