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0月4日电题:土改第一村的“土”“改”新路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王春雨
在中国,也许没有哪个村庄,与“土”“改”的联系比土改第一村——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更紧密。
这里是小说《暴风骤雨》的原型地,昔日“光腚屯”在改革大潮中,已发展成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在全国50多万名村支书中,76岁的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普通却不平凡,他被誉为“暴风骤雨中永不褪色的旗帜”。
在“土”中谋发展,在“改”中再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张宝金带领元宝人,闯出小山村的发展新路。
土地的力量
东大壕地,元宝村最古老的耕地。
土改工作队曾在这打下第一根桩子。70年后,这里又树起新坐标,旱田改水田示范区。
当5年前旱田“一统天下”时,张宝金却算出了细账:玉米1亩收入1133元,普通水稻1564元,“稻花香”水稻2030元,他号召村民种水稻。
一些种粮大户不愿改。张宝金急,但没有“强压头”。
头一年,他试种成功。又一年,丰收又丰产,有人跟着一起种。今年,全村水稻从5年前700亩发展到5300亩,超过总耕地面积一半。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9万元,元宝村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迎来曙光。
冯大洼子,元宝村最久远的荒地。有人说,这就是废地啥也干不了。
张宝金捧起这儿的土久久沉思。
黄沙伴着思虑滑落,蓝图在指缝间升起——变荒为宝建设工业园区。
元宝村成为亿元村,工业是火车头。到2012年初,元宝村已有铅笔、铅笔板为主导产品的企业28家,铅笔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当时急需一块地办工业园区。
新华社济南12月29日电 题:战斗英雄韦昌进:甘做钢铁长城一块砖 新华社记者张宝印、贾启龙 当大校军官韦昌进接到沉甸甸的改革先锋奖章时,心潮澎湃,百感交集,33年前炮火连天的战斗场景在眼前浮现
新华社杭州12月26日电 题:三级军士长吕应科:强军路上的士兵突击 张宝印、贾启龙、童玮 浙江省军区通信中队无线电分队三级军士长吕应科,憨厚中不乏坚毅,朴拙中不乏灵巧,带领一支7人小分队值守偏僻山沟
新华社昆明12月12日电 题:毕世华:中缅边境线上的“活界桩” 新华社记者张宝印、贾启龙 “我家世代生活在这条边境线上,守好了边境,就等于守好了自己的家园。”界务管理员毕世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