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海南重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警方公布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种类及防范

2017-09-30 13:31:52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海口9月30日消息(记者许云 通讯员陈炜森 王坤)2017年9月27日,海南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成立一周年。一年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破获电信诈骗案1388起,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115名,接警止付请求2276条,为群众和企业挽回损失高达2803万元。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案件,又为何会有如此多群众上当受骗呢?警方提醒,其实,在这些数字背后,有很多特点和规律可循。诈骗都是有套路的。

在公安部此前公布的高发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手段中,假冒公检法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网上购物退款诈骗、网上兼职刷信誉诈骗等方式上榜。在这些诈骗方式中,犯罪分子的手段不断升级,但多属于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受害人的信息,然后利用人的贪便宜、趋利避害和侥幸等心理实施诈骗,而且从犯罪模式来看,犯罪团伙内部分工明确,具有产业化运作的倾向和趋势。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电话、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后,将电话通过改号软件改成威海本地号码,先冒充银行、工商等部门工作人员,借口身份信息泄露、异地办理信用卡欠费等,与受害人核实身份信息,借此获取信任。之后再冒充公安局、法院等单位人员,告知受害人涉嫌洗钱、拐卖儿童等罪名,有时甚至会发送一张“高仿通缉令”,再利用受害人急于想“洗清嫌疑、减少损失”的心理,套取受害人银行卡信息或诱使受害人将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里,进行诈骗。

从公安机关破获的多起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案来看,犯罪团伙的规模、专业度及骗术越来越高明,让人防不胜防。

究竟哪种群体最容易上当受骗呢?在海南省反诈骗中心处理的众多诈骗案件中,各群体都有所涉及,但中老年人、学生、企业财务、个体商户、急需资金周转的人等群体更易上当受骗。

在一些跨区域、跨境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诈骗得手之后,往往会在几分钟之内就将赃款转移到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其他账户内,一旦受骗损失惨重。

几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种类及防范:

一、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以“法院传票、信息泄露、涉及案件”等为由,冒充警察、检察官、法官实施诈骗。

防范措施:警方不会通过110电话号码直接拨打用户,绝不会通过电话远程做笔录方式办案,更不会要求受访者提供个人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同时根本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因此,遇到公检法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以及将钱转到“安全账户”等情况时,切勿相信。

关键词:云南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