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教育发展“大数据”:五年来大中小学发生这些变化

2017-09-28 15:32:50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汤琪)5年来,中国的教育改革让大中小学出现哪些变化?国家如何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教师队伍建设有什么新发展?28日,教育部发布了多组数据对这些做出了介绍。

  中新社记者 张娅子 摄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如何?

——占GDP比例连续5年超过4%

据介绍,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例首次超过4%。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了解到,2012-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五年累计投入13.5万亿元,超过1952-2011年60年累计投入之和,是新中国建国以来财政教育投入最多的五年。

据初步统计,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3.14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GDP比例连续五年保持在4%以上。

  教育经费如何促公平?

在国家高度重视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强调,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有三个“一半以上”,充分体现了“保基本、守底线、补短板、促公平”的原则。

——一半以上用于义务教育

赵建军透露,2016年义务教育占52.85%,占比最高。各级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五年增幅均超过20%,其中,义务教育增加最多,占总增量的近60%;学前教育增长最快,达到77.3%。

——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

数据显示,2016年中西部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1.71万亿元,占全国地方的59%。东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五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2%、11.3%和12.3%,中西部地区增速高于东部地区,教育财政经费进一步向中西部倾斜。

——一半以上用于教师工资和学生资助

记者了解到,2016年,教师工资和学生资助占61%。2012-2016年,教师工资和学生资助支出增长明显,学校运转、校舍建设、设备购置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教育经费支出开始逐步呈现出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的趋势。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如何?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