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北京发布最新健康规划:人均期望寿命超83.4岁

2017-09-18 13:11:03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到2030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5.8人。规划提出,北京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打造一刻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院前急救体系,与110、119、122等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联动机制。建立京津冀三地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医疗服务工作机制,带动医疗服务区域发展和整体水平提升。

京津冀将建绿色转诊通道

根据规划,今后,京津冀三地将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与保障体系衔接。健全京津冀三地转诊制度,统一就诊预约渠道,建立绿色转诊通道。推进执业医师多点执业和医疗人才流动,实现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和资质互认。建立健全区域内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建立区域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区域医学影像和检查检验中心。完善医疗保险转移接续信息系统,优化办理流程,促进医疗服务资源共享。

  链接:

到2030年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3.4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达到3.0‰以内、4.0‰以内和8/10万以内,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健康知识广泛传播,健康行动深入开展,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得到塑造,体医结合的健康服务模式基本形成。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5%。

——健康服务更加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本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5.8人。

——健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医保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更加顺畅。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低于18%。

——健康环境更加优美宜居。森林绿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国家卫生城镇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更加优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提高。

——健康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社会办医格局逐步形成,商业健康保险规范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健康企业,健康产业与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本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1.6万亿元。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