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百姓设奖 奖励百姓 浙江德清的“草根道德奖”激发群众文明创建热情

2017-09-17 21:36:38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记者 张虹生)道德建设中如何发挥公民的主体作用?如何激发社会参与道德建设的活力?……近年来,浙江德清县借助于百姓设奖、奖励百姓的“草根道德奖”激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热情,形成了道德文章“人人参与、共同书写”的好局面。

在第15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由新华每日电讯主办的精神文明建设“德清现象”暨德清民间设奖20周年主题座谈会17日在北京举行。奖项奖出的风清气正的民风,成为与会专家教授、政府官员热议关注的话题。

1997年,德清太平村村民马福建目睹有子女不愿赡养老人,自己拿出1万元设立“孝敬父母奖”。之后,当地不少人开始跟进,相继设立了“诚信市民奖”“见义勇为奖”“医德医风奖”……至今,德清已设54个“草根道德奖”,涵盖孝敬父母、环境保护、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多个方面。设奖人遍及全县12个镇(街道),授奖群众累计超过6000人。马福建的“孝敬父母奖”也已颁发了11次,共有88个家庭获奖。

德清人踊跃设奖的现象“源于当地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释放了民间的道德力量,其所产生的效应是强大的。德清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普遍意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在座谈会上表示。

针对众人设奖,德清县积极引导、关注支持。县委宣传部牵头成立了民间设奖指导管理领导小组,规范引导“草根道德奖”健康有序发展。对于获奖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德清县文明办主任陈磊说,宣传部门会让当地舆论广为报道,有些从普通百姓中产生的模范,还专门“请进”公民道德教育馆,供群众参观学习。日前,已经有县内外10多万人次在公民道德教育馆目睹道德模范的风采。

“设奖是民间自发治理的体现,表达了设奖人率先进入了道德自觉;而政府的积极推广和引导,体现了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葛晨虹说,正是民间和政府的互动,培育了德清崇德向善的环境,扩大了设奖的影响力,产生了一个典型带动一群先进的“滚雪球”效应。

“百姓设奖、奖励百姓”,众多的“草根道德奖”调动了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热情。日前统计表明,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6届道德模范评选中,其中3届都有德清的道德模范入选提名;浙江省共评选6届道德模范,德清有6位道德模范入选。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