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14日电(郭香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近日在鄂尔多斯举办,主题是“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就全球荒漠化治理相关问题,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接受记者采访。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期间,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右一)接受记者采访。
埃里克·索尔海姆说,两个月前,他去了库布其沙漠参观,看到库布其的治沙成效很好,倍受鼓舞,认为“中国经验”值得在全球进行推广。
他了解到,库布其曾经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但当地政府和百姓并没有把荒漠当成治沙的一种困难,而是当成了一种机遇和挑战。今天,曾经的沙漠变成了现在的绿林,还建成了供人们日常生活利用的太阳能等,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机会,也让大家看到了发展前景。
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治理是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国的荒漠化地区中,特别是西北荒漠化地区,荒漠化程度比较严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奋斗,中国已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防治荒漠化道路。
比如,多年前被称作“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如今满目葱茏,绿意盎然。当地百姓依靠发展沙漠旅游业、特色养殖业和沙区自然加工等发家致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设39年来,防沙治沙实现历史性突破,遏制了荒漠化扩展趋势;塞罕坝55年来,从黄沙荡荡、一望无际的荒漠地带、由一棵树的发现变成百万亩林海等。
埃里克·索尔海姆说,“我们应该从塞罕坝、库布其等防沙治沙的成功案例中总结经验,看看还能为国际上的荒漠化地区做些什么。”在埃里克·索尔海姆看来,中国治沙专家实践经验丰富,治沙案例有很多,完全可以为其他国家在治沙方面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他建议,中国跟国际社会合作,通过科技评估和政策建议,把这些经验纳入国际,帮助其他更多的国家治理荒漠化问题。其他国家从中国学习荒漠化防治经验的同时,可以开辟一种适合自己国家的荒漠化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