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关键是人才。近年来,部分高校针对现行激励与考评机制弊端,进行“学术特区”试点:研究人员不设定量考核指标,自行决定研究课题,实行终身教职制度……充分的信任和自由,能否真正激发人才活力?在推进高校和学科“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学术特区未来推广价值几何?带着这些问题,半月谈记者近日对部分学术特区进行了调研。
在“学术特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室里,所长王晓东(左二)在和学生们交流 金立旺/摄
学术特区“特”在哪儿
时值暑假,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实验室一如既往地忙碌。“做研究就是这样,没有节假日,放弃休息时间从早到晚泡在实验室的人不在少数。”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冯新华说。
建于2009年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是该校的学术特区,采用国际化的管理和运行模式,面向海外招聘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建树、有潜力的科学家,实行院长负责制和PI聘任制。PI(Principle Investigator)是一个舶来品,指以一名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具有相对独立的学术、人事、财务自主权。
近年来,学术特区在研究机构和高校中越来越多。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实行和国际接轨的教师选聘、评价和流动体系,重点培养以学术为终身追求的人才,打造以学术为中心的工作环境;在北京生物科学研究所,实验室主任不必年年申请项目,每年有稳定的科研经费,做什么课题、怎样使用经费,都由实验室主任说了算;南开大学的人才特区采取多种灵活模式聘用人才,破格给青年人才更多的资源支持……
学术特区探索旨在突破现有体制机制障碍。传统体制下引才程序较为繁琐,用同一套硬性标准和量化指标评价研究人员的水平和成果,而学术特区则更看重科研人员的学术潜力,不唯论文和学历。
曾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汤平平几年前归国,进入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尽管当时只是副教授,但一进实验室便获得了200万元的启动经费,每年可破格招收2名博士生和3名硕士生,前三年还可以不承担教学任务,全力搞科研。”汤平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