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为粮食安全贡献“杨凌良种”

2017-09-13 08:11:27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大学生创业风风火火,职业农民也不示弱。在杨凌,时常能见到外地“农民创客”的身影,从贵州安顺来杨凌种菜的王建学夫妇就是其中之一。“月初种下菜心,半个月就能收获”,王建学的妻子廖阿妹告诉记者,在这里种菜是家乡收入的好几倍。

王建学夫妇种菜的这个园子,就是杨凌农民马新世等人合伙创办的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目前已吸引了贵州、甘肃等地100余名农民在这里学习农业科技,掌握营销知识,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

为了引导扶持职业农民和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杨凌示范区从项目立项、资金帮扶、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套餐式”支持政策,已有200多名农民通过自主创业,放下锄头,当上了“老板”,并带动5100多人实现就业。

农科城镇建设新范例

9月的关中大地,秋雨绵绵。正午时分,记者来到杨凌区蒋家寨村,71岁的王斌科正与老伴在厨房里用燃气灶做饭。说起农村通上燃气,他赞不绝口:“火势硬,做饭快,干净卫生,轻松省事,我们现在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在杨凌,目前已有1000余户像王斌科这样的农村家庭用上了燃气灶。到2018年底,全区51个行政村21279户将实现燃气入户全覆盖。

从公交车通村到燃气入户,从看病报销到社保与城里人同等标准,从户籍城乡不分到家家住上了单元楼……近年来,杨凌示范区按照“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要求,扎实推进全域城乡一体化,“一城两镇五个新型农村社区若干美丽乡村”的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户籍、养老、低保等31项政策实现同标准、同待遇,城乡差别急剧缩小。全域城镇化率达到64%,城乡一体化走在了全省前列。

周末假日,漫步杨凌渭河湿地生态公园,悠扬舒缓的轻音乐,苍翠碧绿的杨树林,碧波荡漾的水面,让人感到农科城变美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增强了生活在这里人们的幸福感。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大力实施全域景区建设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16.7平方米。全面启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三河两渠五湖四湿地”水生态景观改造取得实效,“农科水韵·生态杨凌”的现代田园城市景象加速形成,一个农科特色鲜明、创新活力迸发、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的农科新城正展现在世人面前。(尚 遥 崔新谋)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