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新加坡发展移动支付向中国取经

2017-09-10 11:56:41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人民网曼谷9月10日电 (记者 俞懿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日前在国庆群众大会演讲时,谈到新加坡人力部长林瑞生几年前在上海买栗子的一次经历。林瑞生看到中国顾客结账时都挥舞着手机,没有付现金就拿走栗子,还以为是摊贩提供给顾客的特别优惠。轮到他付款时,他提出自己不需要优惠,要用现金付全款。摊贩疑惑地看着他,指了指二维码,林瑞生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家都是扫描二维码电子支付,而自己竟然如此“老土”。

在演讲中,李显龙谈到三个攸关新加坡长远发展的课题,其中第三个就是智慧国建设。新加坡在2014年公布了“智慧国2025”10年发展计划,其重点在于信息的整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执行,旨在通过技术收集信息,使政府的政策更具前瞻性,从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推行电子支付,正是“智慧国”建设的五大工作蓝图之一。

李显龙在演讲中坦言,新加坡也有电子付费方式,但种类太多,个别系统也互不相连。人们必须携带多张不同的卡,商家也须安装多个不同的销售点终端机,这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不便,也增加了商家成本。新加坡智慧国建设在数个相关领域落后于其他国家,例如在电子支付方面,中国已经走在最前沿,新加坡必须奋起直追。

据新加坡媒体报道,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去年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委托,对新加坡付款生态进行的研究报告显示,新加坡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普及度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本地消费者和企业仍然高度依赖现金和支票,本地流通现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8%,这个比率在澳大利亚为4.4%,在瑞典仅为2.12%。

对现金和支票的高度依赖,不仅拖慢新加坡在电子支付领域的进度,也对国家和商家造成经济负担。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孟文能在回复媒体讯问时表示,推动电子支付,不单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便利,也是为了节约商业成本、提升商家生产力,并为数码经济奠定发展基础。

李显龙在演讲中提到,新加坡商界正在引入中国的电子支付技术。据了解,中国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早在2015年9月就开始与新加坡本地商家的合作,目前,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新加坡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康福德高德士”、东南亚知名打车应用软件Grab、新加坡零售企业美罗百货等众多商户,都已接入支付宝。就连新加坡独有的、历来只接受现金的“小贩中心”这一特色业态,近期也有部分商户贴出支付宝二维码,以吸引中国消费者。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