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9月7日电(记者黄兴)中科院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藏东南地区曾存在连结青藏高原与南海的古红河。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
印度大陆-欧亚大陆碰撞以及青藏高原隆升控制和影响着亚洲水系演化。目前,藏东南三大江河的水系格局通常被认为是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与地貌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对其之前是否存在一个连结青藏高原与南海的古红河还存在很大争议。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颜茂都研究员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对云南思茅盆地早新生代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
据介绍,通过对比潜在物源区与现代河流沉积物的年龄谱,指示思茅盆地的古新世-晚始新世沉积物的物源区可能包括可可西里块体、松潘-甘孜块体、北羌塘块体、义敦块体和扬子块体西部,与现代长江上金沙江和下金沙江段的流域较为一致;而晚始新世-渐新世沉积物的物源区范围有明显缩小,可能主要来自于思茅盆地西侧的临沧花岗岩。
结合其他研究数据,科研人员认为,在古新世至晚始新世期间藏东南地区应存在一个连结青藏高原与南海的古红河;到距今3500万年前,古红河失去其北部的大部分流域,现代红河格局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