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十堰9月2日电 “警察同志真是好心,费心帮我解决了心病,现在还亲自把户口本送到我家里来,感谢你们!”8月30日,面色黝黑、满头银发的老妪赵清芳在接过民警送上门的崭新的户口本和身份证时,颤抖着说了好几遍才把这句话说完。
至此,82岁的赵清芳终于告别35年的“黑户”身份,圆了落户的梦。这也意味着,今后她可以顺利享受到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她和智障养子两人的生活从此有了着落。
35年前随男友外出丢失户口 收养智障弃婴
赵清芳原是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东河公社人,上世纪50年代,18岁的赵清芳嫁给了当地一位男子,并生育了三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地普通而祥和。198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丈夫的性命,原本幸福的家庭一夜之间陡生变故、支离破碎。此时,三个孩子已各自成家,留下47岁的赵清芳孤身一人。
不久,经人介绍,赵清芳认识了十堰市张湾区黄龙镇青石村男子王强,便只身跟随其来到了青石村一起生活。
1983年,膝下无子的赵清芳、王强二人无意中在树丛捡到一名弃婴,虽然这名男婴看起来不太正常,但二人还是决定收养下这名跟他们有缘的孩子。随着日子的流逝,赵清芳他们发现,原来这个孩子是智障。可即便再苦再累,赵清芳和王强还是义无反顾地将他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照顾地无微不至。
由于多年来一直在偏远农村务农,几乎从不外出,加之对法律法规不甚了解,缺乏相关意识,直到2003年王强因病去世,两人一起生活21年,赵清芳一直未与王强办理结婚登记,也始终未到公安机关办理户口、领养弃婴等手续。
因迁居外地长年不在郧县生活,又久未与家人联系,导致赵清芳户籍资料流失。随着时代的变迁,原郧县东河公社也被撤销,赵清芳的户籍彻底断了线。至今,她和养子当了35年“黑户”。
没有户口给她和养子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赵清芳从来没有想到,因为没有户口,会让她的生活变得那么艰难。
80年代,农村实行田地责任承包制后,赵清芳和养子因为没有户口,没有分到田地,一家人只能靠王强分到的地勉强糊口。
2003年以后,随着王强的离世,赵清芳和养子无依无靠,日子俞发困难。而此时,国家对农村、对老人的福利政策不断丰厚,十堰市惠民扶持力度和范围逐渐增大。然而,在医保、低保、移民搬迁、精准扶贫等福利政策面前,赵清芳一次次因为户口的问题被拦住,无法正常享受。十堰对80—8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补贴100元,年满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可办理老人免费乘车的寿星卡等惠民措施,对赵清芳来说,这些都与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