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101岁院士将自己的遗体捐给母校 背后故事让人泪目(2)

2017-08-20 09:56:2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少年时代的柯俊

  求知漫漫路

  他只想回国为万千人民服务

1917年6月23日,柯俊出生于吉林长春。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48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博士学位,后获得终身讲师任命。

由于柯俊关于贝茵体的研究成果举世瞩目,美国、德国和印度等国的科研机构先后向他发出邀请,他都婉言谢绝。

他对邀请他去工作的美国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教授史密斯说:“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那里一吨钢的作用,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

1953年他携妻儿回国。

1954年,柯俊进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任教,从此再没离开过这一岗位。20世纪50年代,他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参与创办了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20世纪70年代后,他又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史(工学)博士点。

学风严谨、淡泊名利、提携后学,柯俊院士为广大科教工作者做出了榜样,遗体捐献亦是一项艰难而高尚的人生选择。

“理学工学史学求实鼎新学贯中西百年科技强国梦,天文地文人文察宏探微文通古今一代宗师赤子心。”八宝山东礼堂外的挽联,是对先生一生的礼赞。(综合中新社、武汉大学新闻网、北京晚报等)

(责任编辑:孙启浩 CN037)
关键词:贝茵体冶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