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媒体融合需要懂新闻又懂技术的“双栖”人才(2)

2017-08-19 13:41:41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人工智能提高内容生产效率

2017全国两会期间,智能机器人“小融”进驻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厅,担任小助手。通过与“小融”语音交互,后方总指挥可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前方记者,提高两会报道的协同作战和沟通效率。

作为“小融”研发者之一,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周刊编辑室主编赵婀娜被同事戏称为“小融”的妈妈。在她看来,人工智能已悄悄进入我们生活各个方面,“这是一个人工智能改变世界的时代。”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资深架构师罗彤表示认同。他说,历经60年跌宕起伏,现在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潮期。“人工智能正在引领着媒体的数字化转型,这个转型会影响到整个媒体行业,包括受众、从业者和产品,甚至带来的是全行业的变革。”

在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有了初步应用。其总工程师郭昌雄介绍,台内新闻素材实现自动化编目,目前能够做到13个小时的节目日产日清,今天的节目马上就可以在媒体库查到。此外,新闻类视频实现自动化切片,切成一段一段,适合在新媒体端传播。

不过,相比人类大脑,人工智能现在还处在非常粗浅的阶段。罗彤认为,全社会都需要对人工智能倍加呵护。“未来人工智能会越来越多融入到生活各个方面,变成无感的状态,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它无时无刻不是存在的。”

媒体融合离不开安全和人才

今年上半年,“WannaCry”勒索病毒等一系列网络安全事件,给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电力、金融、交通系统带来严重破坏,也为媒体融合敲响安全的警钟。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总工程师王军说,在我国,媒体也属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法》用了一整节篇幅讲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问题,此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即将出台。

“我们要把数据看成自己单位或者企业的战略资产,别的系统出了问题,都有可能花钱来恢复,但是唯有数据,有钱也恢复不回来。”王军说,

除了需要安全,媒体融合还要有“双栖”人才:既懂新闻,又懂技术。数据工场创始人兼CEO黄志敏对此深有感触。“过去几年,我在财新传媒做数据新闻,我们团队在国际上拿了很多奖。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特别缺人才,国内培养不出来。”

今年7月16日,黄志敏借鉴国外新闻院校课程,在深圳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开办数字媒介研修班,聘请美国优秀教师,手把手教媒体记者和新闻学生写代码、做设计。“这个班我会一直办下去,用几年的时间培养出几百号人来。他们散播到我们行业中,会对我们的行业有极大促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