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15岁大学、24岁博士毕业的“两面”科学家丁奎岭

2017-08-14 12:21:41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上海8月14日消息(记者傅闻捷 韩晓余 唐奇云)15岁上大学,24岁博士毕业,29岁成为当时河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47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串耀眼的数字似乎是在描述一位年少得志的“神童”,但这仅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另一面。丁奎岭,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手性催化剂的“自负载”概念,实现了多个非均相不对称催化反应的高选择性、高活性以及简单回收和再利用,为手性催化、超分子化学和材料领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丁奎岭一面是为梦想努力的逐梦人,一面又是海纳百川的引航者。

逐梦人,做“独特”和“有用”研究的科学家

1998年,丁奎岭同志放弃了郑州大学正教授的待遇,接受了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提供的副研究员的职位,尽管岗位、住房等个人待遇都不及以前,但是他还是满怀热情地接受了这个岗位,因为这里是他心目中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最高殿堂,他相信这里能够帮助他更好地实现梦想。

来到上海有机所以后,丁奎岭开展手性催化反应和绿色化学研究。他聚焦手性催化领域的研究,追求手性催化特色和深度,努力实现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在几年的时间里,他带领的研究团队针对手性催化剂负载化中存在的难题,突破传统思路,基于分子组装原理,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手性催化剂的“自负载”概念,实现了多个非均相不对称催化反应的高选择性、高活性以及简单回收和再利用,为手性催化、超分子化学和材料领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丁奎岭所从事的手性催化研究,一度热门,后又转冷,曾经的一些同行改变了研究方向。而丁奎岭认为这一领域存在的挑战远远超过已经解决的问题,因此他选择了坚持。他的执着拼搏,让他科研工作屡有斩获,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于2008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其本人先后荣获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奖、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等荣誉称号以及日本国际有机化学基金会(IOCF)吉田奖(Yoshida Prize)和Humboldt Research Award(Humboldt Prize)等国际奖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