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塞罕坝人物志】刘海莹:绿水青山展抱负(2)

2017-08-06 10:05:0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人这一生总要做点什么,实现人生价值。”刘海莹说,从第一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事迹中,他读懂了那份深深根植于内心的执着与坚强。把自己所学知识和青春年华倾注到林场,做好第二代塞罕坝人,是他初到坝上时立下的誓言,如今,他仍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奋斗着。

  科学造林显担当

刘海莹大学时学的是林业技术专业,他也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技术工作者。

上世纪90年代,塞罕坝集中全场力量启动三道河口林场攻坚造林行动。在此期间,凭着突出的工作实绩,他被任命为三道河口林场副场长,主管造林工作。

三道河口林场,是塞罕坝所有林场中最干旱的,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这里的土壤是沙质土,没有肥力,不持水,造林很难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刘海莹和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容器苗”造林方法,加大容器体积,增强了苗木抗旱能力。

攻坚造林行动中,人们遇到这样一个难题:樟子松造林,第一年苗木都放叶成活了,可挺过严冬后,第二年就会有许多苗木死亡。“这些树苗不是冻死的,而是旱死的。”通过细致观察,刘海莹发现,干旱其实分为两种。第一种情况是,沙质土壤里水分太少;另一种情况是,春天的时候,地还冻着,但苗木的上半部分已经返绿,风一吹,水分蒸发,根部又不能及时输送水分,于是树苗就被旱死了。

“就像孩子一样,小树苗抵抗能力很弱。”刘海莹说,苗圃的生存环境和山上是不一样的,如果把苗圃比做城市,那山上就相当于农村。塞罕坝春天的风很大,许多树苗就这样因风失水而死亡。“就差那么几天,如果根部水分能够及时输送,树苗就能成活。”

针对难题,刘海莹与总场林业科人员组织实施了在秋季给小树苗加盖防风土的实验。“在小树苗的下半部垫一锨土,然后再把树苗埋起来。躲过来年4月底的几场大风后,5月初将防风土撤掉。”就这样,有了防风土的保护,一棵棵小树苗挺过了生理干旱这一生存最大难关,实验取得成功并在全场推广,塞罕坝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

作为一个热爱科学的造林人,无论在哪个岗位,刘海莹对造林营林技术总是“偏爱”的。

在总场林业科期间,他组织参加了与造林营林实际密切相关的8项科研课题。《樟子松常年造林技术的研究》课题,获国家林业局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北省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主要林区干燥花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补血草生物学特性及产业化开发利用途径的研究》两项课题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他撰写的《塞罕坝云杉全光育苗技术》,解决了云杉育苗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为高寒地区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林场绿色长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