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用硬币请自取”结果却出人意料,如何让善意的种子长成森林?

2017-08-04 14:34:09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硬币箱”触碰了人们的什么神经?

短短几天,“硬币箱”活动就在全国迅速发酵,并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尽管有人怀疑这项活动有炒作之嫌,但大多数声音认为,“硬币箱”激起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让整个社会都充满了暖意。

网友“黄七七”就碰到过忘带零钱的尴尬。有一次大雨,“黄七七”坐公交车,车来了却发现没零钱。“着急的时候,一个女孩递了2块钱给我,我要微信还她,她坚持说不用,就这么帮助了我。”“黄七七”留言说,收获了一份来自陌生人的帮助后,自己处事多了一份感恩的心,希望将正能量传递下去。

“被信任,不辜负。”这是不少网友面对无偿硬币的第一反应。沈阳网友“高山流水”留言,与几元钱相比,他更感动于组织方留给路人的那份信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似乎对这个社会失去了信任和善意。遇到路边跌倒的老人不敢扶,遇到急需救助的人不敢伸手。怕被误解、被欺骗,很多人渐渐包裹起自己的恻隐之心。”网友“高山流水”说,几枚硬币,让人与人的真情不禁流露,这无疑会感染更多人。

“沈阳人,好样的”“我们没有愧对南昌这座英雄城市”“合肥,我为拥抱你而自豪”……网络上,随着人们纷纷对身边人和所在城市点赞,“硬币箱”还唤醒了很多市民的责任感,以及集体荣誉意识。一位沈阳白领表示,“是谁托起了城市的文明?我们都是这个城市最直接的代言人。”

“硬币箱”式善念能否延续?

江西省心理援助与研究中心援救部副部长黄钰认为,一箱硬币之所以引发人们的浓厚兴趣,是因为它反映了中国人的人文价值取向,是一种向上、正面的互动关系,大家通过自身行为去展示并传递了正能量。

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思宁说,“硬币箱”就像一个温馨学堂,通过从小事做起,人们真心体会到了“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在点赞、讨论之余,也期待这种无偿硬币保留下来,并且生长出更多爱心互助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硬币箱”见证了绝大多数人是心存善念,愿意奉献,遵守规则的。不过要让“硬币箱”式善念持续下来,光靠一份热情和愿望还远远不够。

关键词:硬币网事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