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媒体:解决“空心村”重在增强农村产业吸引力

2017-02-06 23:00:14    人民政协网  参与评论()人

过完春节,许多农民又将背起行囊外出打工了。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只在春节时回家待几天的情况愈发普遍,由此形成的“空心村”也越来越多,成为了当下农村发展的一大问题。

春节期间回到家乡山西省芮城县阳城镇,与韩王村一位村民闲聊,他道出了自己的苦恼。这位村民是退伍军人,在外打工多年,如今想回家乡做点什么,然而除了缺少启动资金之外,身边也缺乏得力帮手,“想找几个年富力强的人一起干,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好找!”

众所周知,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关键时刻。虽然说,在农村,许多人通过外出打工,生活条件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改善,但全国不少地方的脱贫攻坚任务还很艰巨。为了在发展的道路上“不使一个人掉队”,各地政府因地制宜,从政策扶持、财政扶助等方面,推出了特色农业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种种举措,列出了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力求有所成效。

助推农村脱贫,既需要好政策,更得有好人手。当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了外出打工,一些扶贫政策在农村的精准实施就容易因缺少人力而影响转化效果。这不仅不利于脱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也不利于乡村文化建设及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问题的解决。

无论基于推进脱贫攻坚考虑,还是从留住“文化乡愁”等方面来看,进一步发掘农村潜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强农村产业对于当地青壮年的吸引力,势在必行。

让更多劳动力“回家”,扎根农村发光发热,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尽力创造良好环境。可以结合所制定的脱贫攻坚政策,结合今后一段时期的产业发展目标,在村民中广泛开展宣传,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有重点地加强创业指导,为其“留下来”提供观念、技能上的支持。可以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对于那些有想法、有能力、敢行动的回乡创业者,给予全方位支持,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也可以通过发布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召开人力资源交流大会等方式,帮助劳动力尽可能地在当地用人单位找到适宜的就业岗位等等。

让更多劳动力“回家”,扎根农村发光发热,还需要相关金融机构帮其一把,为其提供得力的金融支持。近年来,各地金融机构在执行国家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方面尽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百姓的现实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果,金融机构能围绕回乡创业人群,设计、推出更多灵活简便的金融产品,从信贷资金、结算渠道及其他金融中介服务方面给予妥帖扶持,相信会在解决回乡创业者燃眉之急的同时,也为自身赢得良好口碑、创造发展机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