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这位教授即将登台讲廉洁文化(2)

2017-02-02 02:20:04  法制晚报    参与评论()人

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也常遇滥用,最常见的是“老公”。彭林介绍,在古代,这是对太监的称呼。“称呼丈夫可以称‘丈夫’,这是平称呼,也可以称‘外子’。”彭林建议。

2016年11月14日晚,彭林教授在清华学堂开讲座,与千余名年轻人共话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之下“人何以为人”。其中他以《芈月传》中的结婚礼仪场景为例,痛批剧作者在史学方面的基础不足,称几乎每个镜头都有错误。

即将登上中纪委讲台的教授,曾痛批《芈月传》

(彭林批《芈月传》)

比如“正婚礼”是在白天举行的,这是一个常识错误。结婚的“婚”在古代没有女字旁,是指在黄昏的时候结婚。

最早的时候,氏族社会流行族内婚,但是生出来的孩子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后来大家意识到血缘隔远一点生出来孩子才健康,所以要到族外去找女孩子,那就只能抢,抢婚就不能在大白天,要等天黑了以后去,到后来不抢了,但傍晚以后结婚就成为了中国人的一个传统。

对于为什么要讲“礼”,3个月之前,彭林教授就曾在《北京晨报》公开发文《中国人不能失去礼》,并指出:经常有年轻人跟我说为什么要礼,礼是约束人的束缚人的,你这话是对的,人要不约束那跟禽兽有区别吗?你看马路上那条狗有谁约束它,它也不会约束自己,因为它是一条狗,但是人是要约束的。

为何要开廉洁文化公开课?

观海解局记者检索中纪委官网发现,“廉洁文化公开课”为中纪委网站的原创文化视频栏目。从2015年6月25日推出第一期至今,目前已经举办了7期。

根据中纪委网站的介绍,“公开课”采用国际流行的讲课形式,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行业权威人士担纲主讲,兼具思想高度、文化底蕴、廉洁元素与知识趣味。

即将登上中纪委讲台的教授,曾痛批《芈月传》

(廉洁文化第一课)

第一期《汉字·文明·廉洁》的主讲人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

第二期《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主讲人为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所长卜宪群;

第三期《回顾抗战史实现中国梦》主讲人为国防大学教授徐焰;

第四期《13亿人的嘴加起来有多大?一年要吃掉多少粮食?》主讲人为经济学家汪同三;

第五期《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望者》主讲人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第六期《解码璀璨星空——从天文学看中国传统文化》主讲人为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

第七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说开去——探究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主讲人为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姚桓。

即将登上中纪委讲台的教授,曾痛批《芈月传》

(廉洁文化第五课)

至于开办“廉洁文化公开课”的作用,《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在2016年2月表示,廉洁文化终极目标是“不想腐”。

从中纪委近年的工作中可以看出,中共对廉洁文化、传统家风的宣传越来越重视。《廉洁文化公开课》等栏目用历史文化的力量支撑自信,引导干部群众鉴古知今,增强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文化感染力。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工作报告中,无论总结2015年工作还是部署2016年任务,“文化”都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文化因素已经深入贯彻到现今中共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之中。

即将登上中纪委讲台的教授,曾痛批《芈月传》

(廉洁文化第三课)

该报道还指出,强化监督管理,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先要使领导干部“不敢腐”。而接下来,要维护长效持久的廉洁环境,则需要达到“不能腐”和“不想腐”,可以说它们是“治本”的两层境界。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有腐必惩,使领导干部“不能腐”;而达到“不想腐”的层面,则是更上一层,需要在思想层面加强建设。

正如有评论认为的:“反腐反到深处,是制度、管理、监督的博弈,是文化的对决,是信念的较量。”

(责任编辑:曲格林 CN064、陈倩 CN03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