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在团圆饭桌上传承家风(1)

2017-01-14 14:14:20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 在团圆饭桌上 把家风传承进行到底

呼秀珍和爱人的合影(谢文静 摄)

呼秀珍和爱人的合影(谢文静 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代红玉):凭借多年传承爱党爱国,爱岗敬业,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家风,2016年12月12日,75岁的呼秀珍在北京接受全国文明家庭的表彰。新春将至,国际在线陕西频道走进呼秀珍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家风故事。

75岁坚守教学一线 爱岗敬业树家风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75岁的呼秀珍在退休后,被学校返聘15年,至今坚守在教学一线。从业52年以来,她集师情母爱于一身,融教书育人于一体,在大女儿郭巧心中,只要母亲能跟学生在一起,就是最快乐的人。

呼秀珍敬业,有口皆碑,只要是呼秀珍教过的学生,都知道老师有家访的习惯。呼秀珍说,七八十年代家访虽然是学校对老师的一项规定,但对她来说家访是日常教学的内容之一,“只有去学生家里了,才能与家长建立联系,全面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找到最合适他的教学方法”。

为了家访,呼秀珍几乎牺牲了所有休息时间,她的两个女儿也不得不跟着她到处奔波。郭巧至今清晰的记得,每个周末妈妈都背着妹妹,牵着她一家家走访的场景。郭巧说一家家走,时间长了,妹妹就在妈妈背上睡着了,也顾不上吃饭,遇到学生家里有馍吃馍,有汤喝汤。有一次下雪,呼秀珍脚下一滑,她和女儿都被重重地摔到了地上,当时小女儿郭灵嚎啕大哭,哄完女儿,呼秀珍并没有回家,而是继续朝下一个学生家里走去。

到了后来,随着网络工具的普及,许多老师都已经放弃家访了,呼秀珍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多年来回走访,连许多学生的的邻居都成了呼秀珍的熟人,甚至许多时候,呼秀珍会在她家访的学生小区里,遇到往届毕业好多年的学生,这些学生至今对老师的教诲耳熟于心。

童年记忆里除了家访,郭巧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母亲的背影。郭巧记不清有多少次,她和妹妹从梦里迷迷糊糊醒来,还看到妈妈在灯下伏案工作的背影。郭巧说,妈妈的背影一直深深印刻在我们心中,她常年都是那样,从来没说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如今已经70多岁年龄,为了给学生上好课,呼秀珍跟学生们一起追综艺、青春剧,她说“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她们需要什么”。

在母亲的影响下,呼秀珍的两个女儿,均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女儿郭巧作为基层民警,从业20年来,在她的职能范围内推出了在全省服务窗口推广的“办户指南”、“郭巧窗口服务法”等服务模式,多次荣获全国优秀民警称号。郭灵在北京解放军307医院工作,每年积极组织“学雷锋义诊”活动,先后7次受到部队嘉奖,6次被评为优秀个人,并荣立三等功。

发扬雷锋精神 助人为乐传家风

多年来,呼秀珍在自己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帮助过许多有困难的学生和老师。在只能领到几十块钱工资的年代,呼秀珍曾因帮助别人,拿不出两个女儿的学费,但每次看到那些衣服破烂、没有书包、吃不上饭的学生,她还是忍不住尽可能多的拿出一部分,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采访当天,在呼秀珍家中,我们看到了两名紧紧坐在呼秀珍两侧的孩子。随行老师说,这两名孩子都是咸阳特殊教育学院的孩子,呼秀珍现在每学期给两个孩子各资助1500元的生活费,一直资助到孩子完成学业,自食其力为止。因为学校马上放假了,孩子们为了呼感谢秀珍,特地在放假前来给呼秀珍拜年并汇报学习情况。其中一位叫赵阿肖的女孩用手语比划着对呼秀珍说,“谢谢您,您让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爱上学习,爱上生活,新的一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坚持向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