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代市长对话市民共商治霾良策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记者李舒、乌梦达)“我来北京以后,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看天气,看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现在社会对雾霾关注度很高,大家有关切和焦虑、甚至一些吐槽,我表示完全理解,感同身受。”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蔡奇7日在与媒体和市民代表座谈雾霾治理时说。
7日下午,持续多日的雾霾还未散去,北京市政府邀请10多位市民、网络大V、企业代表等与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座谈,共商对大气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我非常高兴北京市政府能开这个会,让市民来表达建议。”市民代表、绿创声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增森表示。
蔡奇说:“这一次长时间的雾霾过程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几乎所有人都在问一个问题:怎么办?今天请你们来给政府出主意、提建议,可以提问题、可以互动、可以批评,目的就是一个:治霾。”
北京志愿者联合会特聘专家和韧说,近期连续的重污染让百姓产生了焦虑,有人说,治理了这么长时间雾霾怎么还这么严重?“政府发布的数据和市民的亲身感受差距不一样。”
蔡奇说:“众所周知,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对大气污染治理高度重视,北京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行动是果断的,措施力度不断加大,投入也是巨大的。但现在看来,治理效果与中央的要求和市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对持续雾霾天气给广大市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与不便,内心深感不安。”
2016年针对治霾难点,北京市打响了治理农村散煤、高排放机动车、城乡接合部“三大战役”,2016年PM2.5年平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底的81微克/立方米下降9.9%;六级严重污染9天,同比减少40%。
与此同时,治理的效果与中央要求和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尽管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实事求是说,冬季天气污染仍然很严重,群众感觉治理效果不明显,甚至加重。”蔡奇表示,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下更大决心铁腕治霾。
不少市民代表表示,雾霾问题涉及化学、物理、大气科学、地理、医学等诸多领域,很多人难以全面了解,造成了雾霾谣言、传言较多,建议政府不能等到雾霾来了才科普,而应该把科普宣传常态化、进课堂,不断提高公众的认识,凝聚社会共识。
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北京测试管理部徐伟参会前在网上征集了同事和网民的建议。他一口气提了17条建议,包括公布污染源、设置举报奖励、全民监测治雾霾等。“能不能借鉴河长制模式,把全市设置成若干网格,百姓的举报直接转到网格长,第一时间处理像垃圾焚烧、露天烧烤、秸秆燃烧这样的问题?”徐伟建议。
在微博上拥有430万粉丝的“@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博主孟令悦说,政府在宣传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我相信城市一定越来越好,包括治理雾霾,需要大家共同树立信心。
蔡奇表示,建议意见也就是政府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工作和问题,大家出的很多点子操作性都很强,比如如何让百姓知情,是政府需要改进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雾霾问题需要长时间的过程,这关系到广大市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需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把大气污染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执法,回应市民关切,不断改进工作,把效果、措施和难点告诉公众,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治理。
“市民关心雾霾治理,从原来不着急到现在全社会都很着急,着急好不好?我认为很好。我看到了大家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即使有怨言,我们也理解。有些市民说得好,北京治理雾霾是‘人要努力、天要帮忙’,我要再加一句,‘天不帮忙,人更要努力’,让我们一起努力,打好大气污染治理这场攻坚战。”蔡奇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