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环保部门曝光“2016年度十大雾霾谣言”(1)

2016-12-31 00:20:40    法制晚报  参与评论()人

“汽车尾气比空气干净10倍,机动车对雾霾的贡献并没有那么大?” “北京因雾霾严重污染,空气中含抗生素耐药性细菌。”近来,随着今冬雾霾天气频发,一些谣言也趁势而起,究竟真相如何?记者30日晚从北京市环保局获悉,针对今年以来个别媒体和部分公众对雾霾问题的认知误区,为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科学认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联合曝光“2016年度十大雾霾谣言”,并予以辟谣。(法晚微信公号ID:fzwb_52165216)

2016年十大雾霾谣言

  谣言一:微距镜头中的北京雾霾?

网传视频用4000流明灯光微距镜头下显示出的北京雾霾。视频中,一些细小颗粒四处飘散着,看着确实有点吓人。不少网友纷纷表示以前从来嫌憋的口罩这次一定要戴起来,也有网友观后评论“这样的空气吸进去要死人”。视频获得了近万转发。

真相:形成雾霾的雾滴、细颗粒物都是肉眼无法看到的,需要借助显微镜仪器。视频所见只是灰尘而已。

谣言二:汽车尾气比空气干净10倍,机动车对雾霾的贡献并没有那么大。

一段来自某汽车网站的视频中,在空气重污染天,一位戴着防毒面具的人,把空气质量检测仪伸到了一辆小汽车的尾气排放管口,PM2.5读数从接近500降到了48。得出结论:汽车尾气比雾霾天的空气要干净10倍。

真相:汽车尾气对pm2.5的大部分贡献是间接产生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物质,这些都是气体,不会反映在测量pm2.5的空气质量测试仪中。但是这些气体既是产生PM2.5的“原材料”,同时也是 “催化剂”。在北京本地污染源中,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PM2.5的贡献是31.1%,在非采暖季要占到40%。二次转化生成的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累计占PM2.5的70%。

谣言三:因为雾霾里存在硫酸铵才发布红色预警?

12月中旬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遭遇大范围雾霾天气,在持续性的雾霾阴影下,一些流言也开始在网上滋生。一则在网上流传甚广的消息称,“内部说这次雾霾里主要是含硫酸铵,本来不到红色预警的程度,但因为存在硫酸铵所以才到这个级别。提醒孩子们都不要出门。家里净化器长时间开启。多喝水。原来伦敦有次硫酸铵超标,有好多人没有防护而死亡。”

真相: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红色预警为预测连续4天及以上出现重度污染,其中2天达到严重污染;或单日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500。硫酸铵不是发布红色预警的标准。11月下旬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从伦敦雾到中国霾:硫酸盐的持续性形成(Persistent sulfate formation from London Fog to Chinese haze)》指出,在中国,农业氮肥和工业排放产生大量氨气污染,碱性的氨气促进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反应过程,形成大量硫酸铵,但也中和了酸性环境,使得中国雾霾在酸碱度上呈现中性。中国雾霾的中性酸碱度尽管并不意味着中国雾霾没有伤害,但不具有伦敦的酸性大雾那样强烈的急性毒性。硫酸铵急性毒性不大,伦敦雾致命元凶为高浓度二氧化硫。

谣言四:风电站、防护林阻挡大风导致雾霾?

有人认为,内蒙古建设了大量风电站偷走了北京大风,三北防护林使北方风力衰减,导致雾霾无法被吹散。

真相:风碰到障碍物绕流是可以恢复的,局部风力发电或局部防护林不会对距离较远的下游风力造成影响,雾、霾形成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地面污染物碰上大气静稳条件。目前没有任何的科学研究显示风电场或防护林与雾霾的形成有因果关系。(法晚微信公号ID:fzwb_52165216)

关键词:雾霾谣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