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勇于谱写无愧于时代的中国旋律

2016-12-10 17:30:53    政府网站  参与评论()人

勇于谱写无愧于时代的中国旋律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黎光

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将文艺事业定位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并提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讲话》语重心长,对文艺事业的重视之至,对文艺工作者的期望之高,对文艺作品引领时代的要求之切,都是前所未有的。《讲话》再次为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音乐工作者,学习《讲话》精神,就要树立中国乐派的文化自信。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作为音乐艺术的实践者,落实《讲话》精神,就要努力开创以中国音乐资源为依托、以中国艺术风格为基调、以中国音乐家为载体、以中国作品为体现的中国音乐学派,努力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音乐作品。因此,我们既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吸取能量,还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自信,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中国乐派建设将在继承优秀音乐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建构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相匹配、与中国大国地位相符合、与人民群众期待相适应的中国音乐主体。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中国乐派势必汇集中华音乐文化之精华,借鉴西方对中国音乐卓有影响的元素,共同树立中国音乐艺术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宏观多维体系。为彰显责无旁贷的文化使命感,站在中国大国地位日益凸显、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代潮头,我们务必时刻以《讲话》精神为警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关注社会,体察民情是艺术家不可缺失的情怀,劳动者的生产生活、喜怒哀乐是艺术家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因此,学习《讲话》精神,就要将中国乐派根植人民。“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习总书记对文化艺术的见解无须我们所谓的“内行”再解读、再论述,原汁原味地学,逐字逐句地实践就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方法和最高境界。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人迷恋于“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热衷于四大名著改编、历史人物重塑等,以为凭此自己也会成为巨人。实践证明,没有中华优秀文化底蕴作为支撑,没有严肃科学的创作态度,就不可能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也不可能达到原著的艺术高度,而是会将大题材写成小作品。我们“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伪艺术家,必须变“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为完完全全地融入当代火热的生活当中,发现人民群众中的“雷锋”“龚全珍”“余旭”等普通人身上的感人事迹,像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一样,写在田头、排在田头、演在田头,最终成为中国歌剧艺术的经典,音乐文化的诗篇。以小题材写成大作品的功力获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功名。

践行《讲话》精神,还要多创作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反映民风民俗民情,数量最多、流传最广、文学性最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古典诗歌名句,至今读起来仍朗朗上口、生动感人、韵味无穷。《诗经》以健康生动的内容、富有生命力的语言、优美深邃的意象,书写和再现了两千年前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被孔子誉为“思无邪”,成为我国文学艺术成就的经典。这不就是《讲话》中“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的当代艺术价值观吗?那我们这个时代文艺作品又该坚持何种标准呢?要创作好的艺术作品,灵性、灵气、灵魂是三个不可少的必要条件。就音乐而言,灵性是采集当代中国民间音乐中最闪光的元素并把它们巧妙地结合到作品中来;灵气是音乐家在与当代中国民间音乐元素碰撞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最大化才华释放;灵魂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灵性、灵气、灵魂缺一不可,而深入生活是获得艺术成就的唯一途径。只有深入生活,才能真正解决好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才能树立起中国人的音乐学派、中国音乐的学派、中国的音乐学派!

习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为中国文艺事业发展提振了士气,指明了方向,勾画了蓝图。中国乐派的建设必须准确贯彻“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的思想精髓,让中国音乐在强大的文化自信引领下,谱写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中国旋律!(作者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关键词:习近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