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吴为)昨日,记者从北京市委社工委获悉,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者的工资从今年开始做动态调整,不低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70%,今后每年都根据此标准调整工资。已有14个区完成调整,还有2个区将在年底前落实到位。
近年来,社工的工资待遇偏低、社工队伍的流失等问题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北京市社会治理“十三五”规划提到“加强队伍建设”,其中明确,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按照不低于上一年度全市社会平均工资70%的标准,每年动态调整社区工作者整体待遇水平。
按照今年6月北京市统计部门公布的2015年社会平均工资7086元计算,北京市所有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水平都不应低于4960元。“5000元左右的工资水平,虽然不能说算高,但已经跟北京市许多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相当或略高。”北京市委社工委书记宋贵伦说,目前全市14个区已经完成调整,还有2个区将在年底前落实到位,未来每年都要根据这个标准对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整。
此次调整也是近年来社工工资调整力度比较大的一次。平均每人涨薪1000多元。据北京市委社工委提供的资料显示,2008年以来北京市三次提高社工待遇。2008年所有社工年平均涨薪700元,2010年平均每人涨薪900元,2011年涨薪800元。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次涨薪,平均每人每年上涨了2400元。”
“这次一次差不多涨了1000多元。去年是2500多,现在扣完五险一金后有3300多。还给我们在采暖季发放2100元的取暖费。这次让我们感受非常直接。”海淀区曙光街道某社区副主任何文琪告诉记者。
■释疑
社工工资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对于为什么将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水平定在社会平均工资的70%,北京市委社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的社会平均工资远远高出全国水平。“如果完全按社平工资走,社工的工资水平可能达到处级干部的工资水平。”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的标准已经跟全国事业单位的标准持平甚至略高。
同时,这位负责人表示,每年根据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化动态调整,这个制度设计也是比较科学的。“统计局公布了上年度的平均工资以后,各区按这个标准重新测量,重新认定,所以社区工作者每年还是涨。现在的情况虽然收入不太高,但还是比较好的。这些年北京市政府区政府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已经增长了几次,应当说这个政策是比较平稳的,是可持续的。”这位负责人说。
■看点
北京协管员将由街道负责管理
根据北京社会治理“十三五”规划,北京市未来将加强街道协管员队伍建设,其中明确建立总量控制、准入与退出、待遇保障机构,逐步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管理规范、工作高效的协管员队伍。
规划明确,未来北京协管员队伍将由街道办事处负责具体管理,统筹高配使用,区政府职能部门不再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在招录时,由街道办事处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岗位需求,报区政府职能部门核定再招录。
海淀区某街道办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介绍,目前确实存在着各类协管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只有使用协管员的街道才更加了解协管员的需求”,这位负责人表示,“其实一个街道上百人的协管员的大队伍不如形成精简、专业的小队伍。如果能提高协管员待遇,可能会招录到素质更高的协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