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千禧一代”消费报告:57%计划未来购房)
文章导读:在世邦魏理仕11月9日发布的报告里,“千禧一代”被定义为22岁~29岁,也就是85后、90后。
《中国经济周刊》上海报道在世邦魏理仕11月9日发布的报告里,“千禧一代”被定义为22岁~29岁,也就是85后、90后。在以往媒体和公众为他们描摹的脸谱中,逃不过“叛逆”“先锋”“张扬个性”这样的标签,然而在这份关于消费需求的报告中,这个逐渐成为劳动力和消费市场主力军的群体却出乎意料的保守。
“因为居高不下的房价,我们注意到,有61%的千禧一代目前与父母同住,这个比例在香港是90%,但是将近一半的内地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搬出,并且无论是否正与父母同住或正在租房,57%的人计划在未来购买房产,这种对房子的热衷程度在亚洲居首。”这家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中国区研究部主管谢晨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有其他分析人士对记者解释,由于这个年龄段正值婚龄,是所谓的购房刚需人群,这样高的比例还是一定程度反映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支撑。此外,尽管房价高企,因为有了父母支援,千禧一代并没有停止对日常生活的品质追求。
2/3千禧一代买房靠父母
吴雨宸进入美资企业软件开发部工作一年,是标准的90后,因为曾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留学三年,所以至今没有多少经济积累,但他甚至等不及落户上海,就在和上海嘉定地铁一站之隔的昆山花桥买了房。
“留学三年,浪费了购房的大好时机,先让父母支援首付,上车再说。”他对记者传递的观念也得到了很多共鸣。在新媒体实习的Amy 1992年出生,明年才能走出象牙塔,但在这波如火如荼的房价大爆炸中也不甘寂寞,父母的经济支持成了买房的资本。甚至有在校90后告诉记者,身边同学已有20%以上加入了购房大军。
调查显示,中国千禧一代将其收入的22%用于储蓄,在亚太区位居前列。这既说明这一群体依然传承了较好的储蓄习惯,也反映出对于未来购房、养育子女等重大开支的未雨绸缪。
“虽然在眼下无房的千禧一代中有超过一半计划买房,但购房资金成为最大难题,无论是否以贷款形式购房,在目前的有房族中,超过2/3的中国千禧一代得到了父母资助。”谢晨对记者解释。
而这一比例在北上深这样的大都会很可能更高。秦明1988年生人,已经奋斗到了某互联网巨头的中层位置,尽管现在税后年薪已经超过了40万元,并且积累了100万元存款,他还是对《中国经济周刊》大叹苦经:上月买下位于浦东内环的一套两居室依然由父母出资200万元支持,“按照我的工资流水,一共只能贷款370万元,父母支援后勉强可以买下这套房子,并且背上每月还款2万元的房贷。”
据谢晨介绍,这份《报告》中的1000名受访者并不仅限于北上广深这样的大都会,而是对内地市场的全景式调研,受访者来自包括东部沿海、南部甚至西藏的样本。
谢晨从未来开发商产品的角度这样解读:“高企的房价使得大部分千禧一代在搬离父母之后大多选择租房,尽管不愿牺牲生活质量,但这一群体仍然希望能够拥有房产。对于购置住房,由于购房资金及房贷首付款等压力,配套设施齐全、交通方便的小户型实用公寓将会是千禧一代的理想选择。对于租房,千禧一代比其父辈有更宽容更开放的观念,但同时也更重视居住的硬件品质和软性氛围,催生白领公寓等长租房社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