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揭秘神十一返回舱主着陆场医疗救护保障(图)(2)

2016-11-20 18:10:05  新华通讯社    参与评论()人

针对神舟十一号任务首次冬季返回的特点,为保证低温条件下能顺利安全的为航天员实施救治,他们必须确保设备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静脉输液不低于15摄氏度。为测试设备和液体加温保温效果,医疗队吴洁护士长在零下18摄氏度的冬夜进行户外实测,采集每小时温度变化数据,绘制温度变化曲线,与队员一起不断研究改进增温保温措施,直至达到最佳效果。

四子王旗冬季恶劣的气候环境给医疗救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气温低怎么办?李鲁坚持每天带领队员们进行耐寒训练。一个大雪过后的清晨,他和队员们徒步20公里,在深没脚面的雪山上爬到海拔2200米的最高峰;冬季晚上来得早,微光环境怎么办?眼科护士长王媛苦练微光注射和“盲扎”技术,医疗队每名队员都成了她练手的“模特”。

医疗专家顾建文护送航天员景海鹏

更新医疗设备,锻造任务要求的“金刚钻”

队员神经外科史铁钧介绍说,神舟十一号乘组的两位航天员飞行时间达到33天,生理系统将发生一系列适应失重环境的改变;航天员返回地面后,也将对地面重力环境产生不适,容易出现立位耐立下降、运动耐力下降等。

每次载人航天医疗救护任务,他们都把它作为一个新的课题。任务不同、人员不同、在轨时间不同、返回窗口期的气候环境不同。医疗救护队在苦练技术技能的同时,还不断更新医疗设备装备。

为提高急救能力,医疗队更新配备了全新的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

医疗队主任谭荣在亲自体验输液环境后,建议配置了骨髓穿刺仪。因为航天员落地后体液循环改变,体温降低,实施上肢静脉注射有一定难度,但下肢血管穿刺条件相对较好,实施下肢骨髓穿刺输液术更宜及时建立输液通道。

医疗队结合任务需求,相继引进添置了数字式胸腔引流系统、可视喉镜、背负式碳纤维氧气瓶等设备。

医疗队员刘骥介绍,医疗队所用设备均按三套配置,加配一套备用;所有用电设备均配备三块备用电池,保证续航时间;所有设备均配备操作流程卡片,每名队员均熟练掌握。在新设备、新技术的支撑下,医疗队现场急救能力大幅提高。

因直升机舱内噪音较大,采取书面形式下达医嘱

首页上页12  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