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买东西,啥时不再“好怕怕”?(1)

2016-11-04 08:22:49  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买东西,啥时不再“好怕怕”?(视窗·透视消费焦虑②)

本报记者齐志明

《人民日报》(2016年11月04日18版)

虚假宣传多,“一朝蛇咬怕井绳”

一些商品宣传口号夸大其辞,甚至有意造假,诱导人们购买。一旦消费者发现名不副实,就会引发信任焦虑,让相关消费行为发生摇摆甚至放弃

“你说你最好,他说他最好,到底谁好?真纠结!”最近,家住北京旧鼓楼外大街的黄锦秋准备买一台净水器,来到某大型电器商场选购。某净水器品牌的销售人员介绍,该品牌产品采用德国进口滤芯,是目前市场上最好的;而另一个品牌的销售人员却说,他家的反渗透过滤技术才是最好的。

将信将疑的黄锦秋又走访了几个品牌,发现他们都说自家的产品最好,一些销售人员甚至拿出一份曝光其他品牌质量问题的报道,从侧面证明自己的产品质量好。这些信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黄锦秋转了半天,心里更没底了。

黄锦秋的担心并非没有原因。今年5月,某净水器品牌的推销人员来到她的老家河北深泽县,每天在社区广场开讲座,通过送鸡蛋、纸巾、毛巾的方式吸引顾客。在讲座中,推销员不仅大谈净水器对健康的重要性,还声称他们推销的产品十分高档:进口材质、双核反渗透、500加仑大流量、滤芯抬旋式设计、滤除99.99%的有害物质、有效保留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听了这些,黄锦秋的奶奶动了心,花1000多元把这款净水器买回了家。

推销人员离开几天后,黄锦秋的奶奶才发现猫腻:不仅净水器的过滤效果很一般,而且很快出现膜壳破裂、接头漏水的情况,产品性能压根儿没有宣传的那么好。她托人到城里打听,同款净水器在商场里只卖400多元。

吃一堑长一智,这次轮到自己买净水器,黄锦秋决定货比三家。可比来比去,她的担忧没有减少,仍然拿不定主意。

“消费者的信任焦虑,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透明度不足。”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一般要经过需求认知、搜寻评估等过程。其中,商品或服务的推广信息对于购买决策尤为重要,“如果信息造假,就容易引发信任焦虑,让相关消费行为摇摆甚至放弃。”

由于信息闭塞、鉴别力低,老年消费者成了虚假宣传的重灾区。“一些推销者常把保健品说成是药品,老人禁不住健康讲座、上门问诊、免费旅游的‘亲情关怀’,认购大量保健品,屡屡吃亏上当。”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副主任皮小林说。

今年6月,中消协公布的保健食品消费者认知度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六成消费者对市场上所谓“保健食品”的宣传信任度低;40.98%消费者更偏爱国外保健食品。

虚假宣传为何如此猖獗?“说白了,就是‘失信成本低,失信收益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针对产品欺诈,受害人可以请求假一赔三的处罚。但实际操作中,这条规定很难落实:“做假广告能挣100万元,工商局顶多罚1万元,处罚力度过小,就没有威慑力。”

刘俊海建议,尽快激活两个相关制度。一是激活民事赔偿特别是惩罚性赔偿机制,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虚假宣传,不仅要执行高额罚款,还要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二是激活失信制裁机制,把失信商家纳入黑名单,剥夺其参与政府采购、申请财政资金支持、获得银行贷款等机会,让失信商家无处生存。

123全文  3下一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