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新加坡学者:中国多数科研成果非真正突破

2016-11-03 03:45:14  环球时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新加坡学者:中国领跑全球科技还需时日

新加坡《海峡时报》11月1日文章,原题:中国如何快速缩小与西方的科技差距中国科技最近取得惊人突破,包括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以及世界最快的天河计算机。

实际上,中国近年来在很多科技领域取得巨大进步。在太空领域,过去13年有10名航天员被送入太空。前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甚至表示,中国在从风能到核能再到高铁方面,都走在美国前面。此外,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已经让五角大楼开始担忧。北京的现代武器日渐增多,包括高性能的第五代隐形战机、“航母杀手”导弹和远程洲际导弹等。

这些成就不应令人惊讶,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科研投入为GDP总量的2.1%,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科研投入大国。结果是,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专利、工业设计和商标来源国。中国的科技进步不但是数量上的,其对提升科技质量的努力也开花结果。2014年,聚焦高质量科学文献的自然指数显示,中国科研论文的数量世界第二。

中国的科技和创新从一开始就由国家直接主导,因此随着国内政治起起伏伏。“文革”时期,中国的整个科研机构和高校几乎陷入停滞状态。邓小平复出后,他首先实施的政策中就包括恢复高等教育以及科学研究。此后的领导人都在科技领域继续着力。今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科技的支持从政治和经济上来说都是最有力的。习近平为科技发展提供更多财力支持,并对科技部门进行重组和改革。国务院还在今年8月出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倡导增加科研投入,从去年GDP的2.1%到2020年增加为2.5%。 

今天,很多中国科研机构资金充裕、硬件一流。但是,这只是实现真正科技突破的必要条件。实际上,任何高度国家管理的科研体系,往往会有官僚习气以及个人 积极性缺失等问题。中国肯定会继续在很多领域取得成就,但他们的多数科研成就依旧属于“追赶”过程中的成果,而非真正突破。这种情况将持续很多年。中国要 成为全球科技领袖,至少要一代人的时间。(作者黄朝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学者,传文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