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原标题:爱人 导师 兄长
安徽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王明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9月16日逝世,享年65岁。10月26日,安徽日报《人生百味》版刊发了王明方夫人朱晓南的追忆文章《爱人导师兄长》。
全文如下:
我和明方的婚姻从三条约定开始,即生活上互相关心、学习上互相帮助、工作上互相支持。这是我俩的共识,也是我们婚姻的座右铭。
我们于1980年1月17日结婚。 3月份,他专门回了趟农村老家,把母亲接来与我们同住。正如他在《母亲给我的家教》一文中所写,他的母亲我的婆婆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我们一直亲如母女。
两个独立的青年,婚后朝夕相处,总会有一些细节需要磨合。开始我对他的要求很高,他一句话说得我不爱听,或有一件事办得我认为不合适,我就会不高兴。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晚上睡觉前,他都会和我对面坐下,把事情摊开来谈清楚。他说:“夫妻间有矛盾不应该过夜。 ”当然,每次都是顺利地解开疙瘩,心情舒畅地进入梦乡。
组建了家庭,自然就有了家务要做。很快我发现,做完家务之后,我会去休息,可他却是去看书学习。几次下来,我下决心,家务尽量自己做,让他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学习。
有一天晚上,我的父母来看我们。我和婆婆陪着父母聊天,他坐在小板凳上洗衣服(当时还没有洗衣机),看得我父母都不好意思了,他却觉得:我又陪爸妈聊天了,又帮晓南干活了,两不耽误,多好啊!送走了我父母,他又去看书学习了。
1981年1月,我们的宝贝女儿出生了,全家高兴极了。早上我忙孩子,他负责做饭。婆婆白天帮我们照看孩子。到了冬天,婆婆身体不太好,为了不耽误我的工作,他把农村的亲戚找来帮忙。1982年夏,组织上通知他到黑龙江省委党校党政干部基础科脱产学习,两年住宿全日制。 1983年夏,我所在单位组织部也通知我去省委党校与他同一专业学习,同样是脱产两年、住宿全日制。我犹豫了,孩子怎么办?老人怎么办?家怎么办?当我回家表示想放弃时,婆婆第一个表态:“去!怎么能不去!大家都克服克服就行了。 ”明方也接着说:“我不赞成两个人只能保一个的说法,谁有能力谁就去做。 ”
因为从我们那一期开始要考试,按50%的比例录取。当年考试的科目是政治和写作,政治考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时事政治。我当时还没有接触过政治经济学,于是在那一阶段,他每晚请假回来给我讲一章政治经济学,讲完又帮我把后面的问答题归纳总结。我连夜整理出答案,背下来。我记得当时的简读本共有十三章。他的辅导,使我对政治经济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入学考试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随着他工作变动,1986年,我们一家四口来到了北京。到了新的单位,我的工作比较忙,有时不能按时下班,每当我愧疚地打电话告诉他今天又不能按时下班时,他总是重复一句话“没关系,别着急”,让我安心地开会、工作。后来他让我买些速冻饺子放冰箱里备用。记得婆婆去世后,上初中的女儿第一次煮冻饺子,结果父女俩吃了一锅片汤。
婚后,伴随着我们家庭生活的是平静、快乐。举家搬到合肥后,我父亲在世时,每年冬春交替,都会把我父母接来住一段时间,至梅雨季节来临他们再返回北京。我姐姐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时腰部受伤,随着年龄增长腰伤越来越重,明方让我把姐姐接来合肥做艾灸治疗,有了明显好转。他的哥哥、嫂子等亲属也常来看望我们,一次次欢聚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