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著名思想史家张岂之: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1)

2016-09-23 10:02:35  中纪委网站 作者:施希茜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聆听大家”系列访谈

著名思想史家张岂之:“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凝聚成这样一些理念,这些理念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其内容不断地丰富,也不断地增加,显示出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不断的精神”

问: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此前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说道,“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化自信?

张岂之: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更持久的力量,什么叫更持久的力量?因为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来没有中断过。今天在中华儿女的血脉里面,都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五千多年,代代相传,积累下来的传统文化的基因,能不能称之为更持久的力量呢?我想可以的,很准确的。

为什么讲更深沉?更深沉也就是指内容更深刻。从哪些方面看中华文明更深刻呢?世代相传,中华优秀文化凝结成为一些基本的、核心的理念。它不是散的,而是经过一代代相传后理论化了,成为一个个文化的核心理念,并且不断增加着新的内容。

有哪些理念呢?例如有这样一些理念:天人和谐,我们自古以来、一直到现在都追求天人和谐。还有道法自然,老子讲的,什么叫道法自然呢?世界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大道也是自然而然的,客观规律嘛,是自然而然的,这个也很容易理解。居安思危,在安稳的日子里面也要看到有哪些不足,也有危险的因素,把危险的因素去掉,这样才能够长治久安。诚实守信,是很明确的,不需要多讲了。厚德载物,道德就是有很重的分量,它能担当一切。

还有以民为本,这个理念中国历代相传,政治归根到底是以人民为本。古代就是这样,三千多年以前,西周的时候,周公就讲政治以什么为本呢?以民为本。后来《尚书》里讲民为邦本。这个是好的传承,非常好。

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有一句话把这些都概括进去了,而且有今天的内容: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人民创造幸福的生活。很好吧,也很生动。共产党人的目标,为人民创造幸福的生活,是以民为本在新时代里的提升和发展。

还有仁政爱民。什么是有仁德的人呢?标准就是要爱别人,同情人。这也很深刻。还有尊师重道。还有在文化观上,和而不同。古人早就讲过了,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多样性。但是多样性里面又能够组合在一起,各个方面都能够相互包容。孔夫子把它概括成为这样一个词组和而不同。不是单调的一个东西,有多方面的声音才有一个乐曲,光有一个声音它不能成为一个乐曲,这就是和而不同,很深刻。日新月异,不断地创新。还有伟大的理想,天下大同。在《礼记·礼运》里面对大同社会有具体的论述。

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凝聚成这样一些理念,这些理念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其内容不断地丰富,也不断地增加,这显示出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不断的精神。

再一点,文化的自信为什么是更基本?怎么去理解?我们其他不谈,单谈文化定义。什么是文化?我们过去总从西方的书里面找定义,如英国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里面找定义,然后翻译出来,很长,也不大好理解。一直到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才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这个定义很容易记住,也很深刻。什么是文化呢?“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为什么要用血脉?什么是民族的血脉?血脉是生命的象征;血脉还有一个含义,人人皆知的“传承”的含义,世代传承。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的血脉,它的生命体现在这儿,就叫做文化。还有:“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强调了什么?强调了精神和价值观的作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