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李鸿忠履任天津书记 将面临哪四道难题?(3)

2016-09-13 20:00:36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可见,目前天津的经济发展形势平稳。不过,作为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天津的外贸出现下滑,2015年,天津外贸进出口总额1143.47亿美元,下降14.6%。

更为重要的是,天津港事故折射出“化工围城”之痛。

化工产业一直是天津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早在2011年,天津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之一,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炼油及深加工基地。滨海新区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产业结构中,滨海新区的工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3.1%,而石油化工产业占工业的半壁江山。

根据规划,到2020年,滨海新区的石油和化工产业产值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占新区工业的29%左右。

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化工围城”的局面,这是天津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GDP增速,天津一度被指是一座“虚富”的城市。

中国经济研究院连续多年发布31个省区市的GDP含金量(即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反映了民众分享GDP蛋糕的大与小)排名,结果显示,2012年、2013年,天津都排在最后10名之列,2014年则排在了倒数第一。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去年,天津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GDP增速的局面,并没有改观。去年,天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在全国仅排在第22位,落后于其他三个直辖市,而去年天津的GDP增速则达9.3%。

怎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使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GDP增速,让百姓更好地分享改革红利?这也是李鸿忠要解决的问题。

京津冀

怎样下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盘大棋?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打破“一亩三分地”等七点要求。

此后,如何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三地的重要任务。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近来,不少学者都在讨论京津冀产业如何融合发展的问题。

前不久,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等单位,主办了国际城市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6年会。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桂荣在会上表示,京津冀三地产业正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的同质化严重导致了三地的竞争大于协同。

周桂荣建议,构建区域利益共同体,实现区域分工竞争的均衡。例如,北京的产业结构升级应着重在科技创新引领服务经济方面;天津的产业结构升级则是进一步加大第三产业发展的力度,同时深化重化工业的技术改造升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占比,实现工业产业技术高端化。

其实,除了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还有医疗合作、交通规划等多方面问题,怎样跟京、冀合作互动,下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盘大棋,这也是李鸿忠面对的重要任务。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报记者 王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