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媒体六问电信诈骗:事后发几条防骗攻略是不够的(1)

2016-09-12 03:35:07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花季女孩因电信诈骗殒命,高知教授遭“公检法”诈骗1760万……最近不断涌现的恶性电信诈骗案件深深地刺激着公众的神经,电信诈骗人人喊打。我们心存疑惑,在高科技的今天,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屡禁不止?又该如何拔除这颗“毒瘤”?

1问

为什么电信诈骗如此高发?

除了徐玉玉事件,最近关于电信诈骗的消息不绝于耳。就在前两天,央视主持人撒贝宁接到一个诈骗电话,幸好他掌握了一些防骗知识,才得以幸免于难。而很多 并不具备这方面知识的普通人恐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有的被骗得倾家荡产,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电信诈骗为何如此猖獗?

归根结底,因为电信诈骗成本低、获益快、取证难、量刑轻,典型的低风险、高收益。

近10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同比上升32.5%,共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

360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分析指出,从360手机卫士监控的数据来看,今年8月份案发量处于平稳增长的状态,仅360手机卫士每天拦截的诈骗电话就超 过1400万。之所以引发众怒,主要因为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被攻击,同时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事实上,暑期也是传统的诈骗高峰。

2问

为什么大学生成被骗“重灾区”?

高校学生已经成为电信诈骗受害“重灾区”。继徐玉玉及大学生宋振宇遭电信诈骗猝死后,9月1日,广东揭阳市一女大学生被骗光近万元学费和生活费后跳海自杀。

骗子为何盯上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容易受到诱惑、社会经验不足和防骗教育缺失是主要原因。在徐玉玉案中,不法分子打来电话,称有一笔2600元的助学 金要发放给她。因前一天曾接到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因此她信以为真。显然,徐玉玉的个人信息已遭泄露。而“高薪兼职”和“中奖通知”往往是大学生上 当最多的电信诈骗,不法分子利用部分大学生急于赚钱或积累工作经验的心理,一步步引诱大学生上钩。

防诈骗已俨然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考”。近日在各大高校的醒目位置,纷纷出现了防诈骗的横条,很多地方民警也走入校园加大宣传。当电信诈骗无孔不入,大学生需要上好这一课。只是,象牙塔里的学子面对这种“阵仗”,值得每一个人反思。

3问

为什么会被骗子精准诈骗?

纵观这些电信诈骗,骗子们发动的几乎都是精准攻击。无论是徐玉玉助学金,还是新生儿补贴诈骗案,骗子无疑掌握了受害人的详细个人资料。后来警方通告称,犯罪嫌疑人利用技术手段攻击了“山东省2016高考网上报名信息系统”,盗取了包括徐玉玉在内的大量考生信息。

裴智勇指出,以前的电信诈骗几乎是“盲骗”,大海捞针;现在至少一半以上都是精准作案。电信专家项立刚指出,信息泄露是诈骗形成的第一环。

谁偷走了我们的信息?是内鬼贩卖信息?是黑客攻击计算机系统窃取?其实还有公开渠道的正常收集,只不过被有心人收集了、更被有心人拿出去诈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收集和泄露的过程变得简单而高效。面对如此严峻局面,我们只能被动防守吗?

4问

为什么破案率这么低?

徐玉玉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后,在公安部要求督办下,三两天就破案了。“原来电信诈骗是可以破案的!”有人感叹,更多的案件却不了了之。为什么电信诈骗破案率这么低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