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国向G20杭州峰会提交三个文件(2)

2016-08-29 08:03:50  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评论()人

还需关注“数字鸿沟”

要推动全球普惠金融快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国人民大学日前公布的中国首份数字普惠金融报告指出,移动互联、大数据、云技术等技术运用于发展金融服务,能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服务成本,为普惠实践中风控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业内人士指出,过去几年,在规范数字金融和支持普惠金融创新,特别是数字金融的发展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的互联网支付业务快速成长,移动支付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些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今年,在中国的推动下,G20将推数字普惠金融新原则,填补这一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

在看到数字普惠金融积极作用的同时,易纲指出,数字技术的发展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但也会拉大缺乏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弱势群体与主流社会的差距,还要关注“数字鸿沟”问题。

“出现‘数字鸿沟’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数字服务供应端在供给覆盖面上有所不足;二是需求者对已有的数字服务认识不足。”赵锡军说,解决普惠金融领域的“数字鸿沟”问题,既要有区别地针对各类群体开发合适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也要加强对技术知识弱势群体的教育与培训,政府部门要提供更多服务,强化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推广、普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