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7月中旬,方圆155平方公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在设计方案全球征集工作中,经过筛选,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个联合设计团队将参加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工作,凝聚全球智慧的设计方案将于年底亮相。
作为一项历史性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将会是啥模样?规划、建设将有哪些新理念新思路?空间布局、交通配套、产业疏解、公共服务、生态绿化等等,将如何推进?
副中心“不留历史遗憾”
作为京东门户的通州,地处京津冀腹地。这里在古代是漕运中心,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和水路进京的枢纽,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称。
而今,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推进,通州的命运将迎来历史性大转折。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工作,明确了副中心建设的意义、定位和原则。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介绍,按照市委市政府真正把副中心建成标杆工程、历史典范的要求,这次的城市副中心规划是一个创新的规划,将按照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动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和管理,“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北京市政府向中外联合设计团队提出了具体要求:
——深入挖掘以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延续城市文脉,充分体现中华元素、文化基因,塑造特色城市风貌;
——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融入城市建设中,突出水城共融,形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空间格局;
——优化功能体系和布局,处理好与北京中心城区、东部地区和廊坊北三县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城市功能和交通组织的有机衔接;
——广泛集成和运用国际一流的节能环保理念和最新技术,突出绿色、低碳、可持续理念和标准;
——打造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和宜居社区。
腾笼换鸟,拆笼腾地
在通州区潞城镇,一片建设工地中竖起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现场指挥部”的牌子。这块6平方公里的区域,将是北京市四套班子和市属委办局办公所在地。按照计划,北京市级部门将于明年底率先启动搬迁。
用工作人员的话说,这里正处于开工建设“决战的前夜”。
7月26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安全体验培训工作启动首日,北京城建、北京建工等施工、监理企业的200余名人员参加培训。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办表示,培训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工程建设将进入大会战阶段。
“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和各楼宇之间将不设围墙,公共活动区域会面向市民最大限度开放。”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张亚芹说。
由行政办公区向外扩展至155平方公里的区域,未来的副中心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我们不希望看到一个处处都是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副中心。”陈刚说,从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天际线等多个方面研究城市的特色和文化,构建鲜明特色的城市景观。
立新先需破旧。“通州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全力做好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加快调整退出不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下最大决心、不怕伤筋动骨。”通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崔松光说,不但“腾笼换鸟”,还要“拆笼腾地”,为副中心建设留足空间。到今年年底,调整退出2000余家企业,新城155平方公里以及京哈高速以北、台湖地区的工业大院、加工企业和低端种植养殖小区全部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