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商务部:中菲将恢复中菲经贸联委会机制(4)

2016-08-17 13:50:42  商务部网站    参与评论()人

三是服务进口高速增长。1-6月,我国服务进口增速接近30%。其中旅行(含旅游、留学)服务进口达1074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是带动服务进口扩大的主要因素。此外,保险服务进口4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4%。

服务外包情况。1-7月,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5608.3亿元人民币,执行金额349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和9.8%。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3874.4亿元,执行金额224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6%和6.2%。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在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呈较快增长态势。随着我国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许多企业将业务重心转向国内市场,推动在岸服务外包加快发展。前7个月,我国在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1249.9亿元,同比增长16.9%,高于离岸服务外包10.7个百分点。

二是东部沿海省市占据产业发展主导优势。前7个月,东部沿海省市承接离岸外包执行金额2121.4亿元,占全国承接离岸外包执行总额的94.5%,同比增长7.7%。中西部地区的在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达159.2亿元,同比增长60.4%,高于东部地区在岸外包业务增速。东部沿海省市与中西部地区在服务外包领域的产业分工日益清晰。

三是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新签合同额快速增长。前7个月,我国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新签服务外包合同金额679.6亿元,同比增长24.1%,涉及信息技术服务、工程设计、工业涉及、供应链管理服务等领域。其中,与东南亚国家新签服务外包合同金额521.4亿元,同比增长72.3%;与中东欧国家新签合同金额15.1亿元,同比增长41.1%。

四是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前7个月,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服务外包执行金额2278亿元,占全国服务外包执行总额的65.2%;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1330.7亿元,占全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总额的59.2%。长江经济带以长三角地区为龙头,带动中上游地区产业发展,集聚和示范效应更加显著。1-7月共新增开展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1328家,从业人员29.7万人。

  [沈丹阳]:六、 关于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有关情况

7月28-29日,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来自论坛52个非方成员的104位部长级及以上官员与会。习近平主席专门向会议发来贺信,指出此次会议既是中非双方推动落实中非领导人共识和论坛峰会成果所采取的一次重要行动,也是助力中非合作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商务部和外交部是论坛中方后续委的双主席单位和此次会议中方筹委会的双主任单位。会议期间,高虎城部长就习近平主席在去年底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倡议实施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经贸新举措落实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考虑作了工作报告,得到非方的高度评价;商务部会同外交部举办了中方金融机构负责人同非方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对话会,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非发展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等6家中国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同非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商务部还同有关非洲国家签署了20份政府间经贸合作协议,涉及职业教育、医疗、文化、防灾减灾等诸多领域。

这是中非双方首次举办针对论坛成果落实的高级别会议,可谓正当其时,既为双方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提供了重要契机,也充分体现了中方重信守诺、真诚支持非洲发展的责任担当。今后,中方将继续秉承“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按照“科学、务实、高效”原则,全面落实好“十大合作计划”,夯实中非关系的经济支柱,打造中非经贸合作的“升级版”,让看得见、摸得着的合作成果更早、更好惠及中非人民。 (2016-08-17 10:46:0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