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卖血黑市”利益链揭秘:“互助献血”生财术(2)

2016-07-27 10:04:10  半月谈网    参与评论()人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血头”组成了完整的交易链条,分工明确,交易更加隐蔽。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曾开庭审理杨某涉嫌非法组织卖血案。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承办案件的检察官介绍,这些人内部分工明确,有人负责与需要血液的“客人”联系,有人负责发布广告,有人负责在医院等待,有人负责领取献血互助单,有人负责带领献血者前往医院体检和献血,每个“血头”负责一部分工作,彼此相互配合。

与此同时,交易环节“线上化”趋势明显。记者随机加入了一个名为“北京互助有偿献血”的QQ群,群里共有362人,十分活跃,不时有购血需求的小广告弹出。记者佯称参加互助献血,联系了管理员“屋里屋外”。管理员告诉记者,“我的工作是牵线搭桥拉人头,主要是在网上发信息和在一些地方贴广告。团队还有人在医院负责找买家,彼此配合。”

疏堵结合才是根治之道

专家表示,非法血液买卖既给受血者带来用血安全隐患,又冲击了无偿献血制度,加剧血液供需矛盾。

“对于采集的血液,事后会有检测。但是检测往往仅针对严重的血液传染病,如艾滋病、梅毒等,对于血液中的药物成分并没有安排检测环节。如果献血者是高血压,在吃降压药,我们献血前的常规检测就检测不出来他是高血压,之后的血液检测中也没有对药物的检测步骤,所以含有降压药成分的血液就会进入血库,受血者输入这种血液后会对身体产生一定危害。”王鸿捷说。

尽管存在这种风险,但如果患者的正常用血需求不能满足,“血液黑市”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位曾参与“互助献血”的“献血者”直言:“有的病人急需用血,我们‘献血’,不但本人可以获得一定费用,也能帮到他们。”

专家建议,在加大打击非法献血的同时,应不断完善现有的献血用血机制,疏堵结合才能根治血液非法买卖乱象。

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已要求互助献血率较高的地区加强无偿献血组织、动员工作,仅在稀有血型和急救用血等情形下方可启动互助献血,并要求各省制订和完善血液应急保障工作预案,并组织实施。

南宁中心血站副站长陆祝选介绍,去年以来血站加大了无偿献血的宣传发动力度、优化血液调配,从去年底开始已经暂停A型、B型和AB型红细胞用血的互助献血工作。

受访人士认为,可进一步优化管理,控制互助献血比例,根据血液供应情况实行阶段性、季节性互助献血。同时,卫生部门可主动搭建互助献血平台,患者如需互助献血可借助平台求助等。

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可达表示,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献血用血机制,一方面应做到安全采血、用血透明,做好公益宣传,打消公民对于献血和用血的疑虑;另一方面,应统一明确献血者的补偿和奖励措施,如加快推进血费异地报销等,为既往献血者用血提供优先和便利。(半月谈记者 向志强 徐海涛 董建国 鲁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