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农民变市民 “身心灵”缺一不可

2016-07-26 06:20:26  江西日报    参与评论()人

夏剑阳

曾几何时,城镇户口是多少农民梦寐以求的身份标志。“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现如今,在一些中小城市,农民进城落户已经实现“零门槛”,可响应者寥寥。

农民为何不愿进城当市民?农村户口含金量增值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有的乡村文化给农民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样不可忽视。

为使农民进城住得下、留得住,当地政府就农民进城购房落户、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收效不佳。另一方面,这几年随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宅基地改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有田可种、有房可住,一些乡村还有集体经济带来的收益,农村户口的含金量越来越高,而城镇户口内含的社会保障福利已十分有限,对农民的吸引力自然越来越小。

2015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56.1%,“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5%。目前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9.9%,未来还要提高5个百分点,相当于有7000万人口在城镇落户,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农业转移人口。然而,现实中担当集聚人口重任的中小城市却面临尴尬。近期出版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显示,中国农民工流向设区市级以上的占70%以上,流向小城镇的不到10%。中小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并不多,主要是靠吸引周边农村转移人口落户。要让这么庞大的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在城镇落户,必须遵循人口迁徙的自然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口号,要真正触及农民的“身、心、灵”。

“身”就是要安身立命。农民在城里买房有了安身之地,还得有一份稳定的就业。要解决城镇人口就业,必须大力促进产城融合。

目前很多中小城镇城镇化和产业化脱节,片面追求城区面积的“摊大饼”,而忽略特色产业的发展。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产业是城市的支撑,只有产业发达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岗位,以吸引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没有稳定就业,自然就没有人口的聚集。

“心”就是要安心舒心。政府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购房落户,政策支持要精准到位。为留住农民落户,地方政府都出台了许多政策,让农民与市区居民享受同等待遇。虽然没有了“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之别,但是“外来户口”和“本地户口”的鸿沟依然存在,新市民的福利难以保障。有些政策不接地气,没有真正契合农民的需求,让农民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农民很“土”,进了城,他们还保留着农村人的生产生活习俗。要引导他们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由农民转变为市民,政策制定就要有针对性和有效供给,精准到位,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

“灵”就是要魂有归处。农民的乡土观念与生俱来,对故土的眷恋难以割舍。中央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民居家进城落户,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同时要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人都希望“落叶归根”,农民认为,家乡的土地是他们的生存保障,老宅子就是他们的根之所在,祖业不能丢。鉴于此,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支持引导他们有偿转让其在农村权益,做到“保留农村户籍,市民待遇可享受、农村利益不受损”,这不失为是个好办法。有的地方为解决外迁村民落叶归根的问题,在本村保留一栋房屋,权属归集体所有,本村无宅基地的村民在去世后,其亲属可将该房屋临时设置为灵堂,真正做到让农民放心进城,安然还乡。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个长期过程,而农村价值的提升也是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两者之间紧密关联相互促进,这也是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新常态。未来城镇化过程中,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顺应时势,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寻求多元思维,既让乡村文明得以延续,又让城镇化进程推进有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