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水不退人不撤”——宿松籍志愿者抗洪抢险一线筑“爱心大堤”

2016-07-24 22:00:05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水不退人不撤”宿松籍志愿者抗洪抢险一线筑“爱心大堤”

宿松县汇口镇西湖圩大堤

新华网安庆7月24日电(李东标) 炎炎烈日下,热浪翻滚,汗水肆意流淌。站在圩堤上,19岁的池州学院大一学生胡九一不停地擦拭额头上的汗珠,他的脚下是成堆的石子。铲砂、装袋、搬运,这些常人干起来都不免吃力的工作,他一气呵成,俨然一个行家里手。

7月23日上午,在安庆市宿松县汇口镇西湖圩千余米的防洪大堤上,胡九一与一群来自山南海北的人操着相同口音,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他们中有大学生、教师和企业家,他们不仅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安徽松梓教育基金会志愿者,还有一个共同的家乡——宿松。

近期,受强降雨影响,安徽宿松县出现持续性暴雨天气,致使道路、桥梁冲毁冲断,电力设施冲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沿湖乡镇内涝严重,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面对灾情,连日来,安徽松梓教育基金会动员宿松籍人士捐款捐物,组建抗洪抢险志愿者队伍,回乡参与抗洪抢险,用实际行动为家乡作贡献。

 “水不退人不撤”宿松籍志愿者抗洪抢险一线筑“爱心大堤”

安徽松梓教育基金会志愿者在大堤上合影

  “只要大堤安全,再苦再累都不怕”

“作为大学生,能为家乡出一份力,我感到非常开心!”胡九一是安徽松梓教育基金会受助的第一批贫困学生。他清楚地记得,6月20日上午,他在上网时无意中得知家乡受灾,那一刻,他心急如焚。他第一时间通过QQ群向同属受助对象的同学沟通情况,同时也向安徽松梓教育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提出请求,希望自己能为家乡做些什么。

当时,胡九一正在学校认真准备期末考试。为了能及时赶回家乡,他甚至一度打算放弃考试。“我是通过爱心人士的帮助才圆了大学梦,这次家乡被淹,是我回报家乡的时候了。参加抗洪抢险,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他说。

后来,听闻安徽松梓教育基金会需要志愿者赴抗洪一线参与抢险,他毫不迟疑地报名参加。

23日中午,西湖圩大堤上,气温逼近40℃,晒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为了能早点完成固堤任务,胡九一加快工作进度,甚至来不及喝口水。“大堤是最后一道防线,后面就是大片农作物,一旦洪水破堤,后果不堪设想。只要大堤安全,我再苦再累也不怕。”

 “水不退人不撤”宿松籍志愿者抗洪抢险一线筑“爱心大堤”

  祝张璐在为石子袋封口

同胡九一一样,祝张璐也是安徽松梓教育基金会爱心助学项目的受益者。她是上海电机学院的大一学生,面对这场罕见灾情,她说,“多亏好心人帮忙上大学,现在家乡有难,能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很有意义。”

祝张璐主要从事一些装袋、封口等辅助性工作,说起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她显得一脸自豪:“以前我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在象牙塔里成长,没有真正经历社会的磨砺,通过这次参与抗洪抢险,我觉得自己得到了成长进步,更像是大人了。同时,也让社会看到我们大学生坚强、负责任的一面。”

 “水不退人不撤”宿松籍志愿者抗洪抢险一线筑“爱心大堤”

志愿者在大堤上工作

  “水不退人不撤”

在这支抗洪抢险队伍中,还活跃着一批企业家的身影。刘罗文就是其中的一员。刘罗文是宿松县汇口镇人,长年在外经商,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安徽松梓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

获悉灾情后,刘罗文和安徽松梓教育基金会迅速行动,在微信上建立了一个“汇口抗洪抢险救灾”群,并发起了捐款。截至目前,共捐款捐物价值一百多万元。除了组织募捐,刘罗文还组织了一个20人的抗洪抢险团队投入抗洪一线。

同时,针对家乡抗洪抢险缺乏人力支持,安徽松梓教育基金会还向宿松游子发出倡议书,组建抗洪抢险志愿者突击队,号召全国各地的宿松人回乡救灾。倡议书发出后,得到了积极响应。

很快,一批又一批的宿松人从广东、福建、西藏等地聚拢到家乡,奔赴抗洪抢险一线。再加上安徽松梓教育基金会资助的学生志愿者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这支队伍迅速扩大到200多人。

 “水不退人不撤”宿松籍志愿者抗洪抢险一线筑“爱心大堤”

志愿者在大堤上铺防浪水布

大堤上,他们冒着高温,互帮互助,装砂石、搬石子袋、铺防浪水布,与人民子弟兵一道,将洪水死死挡在堤外,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爱心堤坝”。

在广东经营化工生意的宿松籍企业家朱立芳说,此次回乡除了尽力帮助家乡减轻灾情之外,也想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人,把崇善向上的风气传承下去,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我们会坚守在抗洪抢险的一线,大水不退人不撤。”

据宿松县汇口镇党委书记周骎介绍,西湖圩长约10公里,圩内面积为27平方公里,良田3万多亩,人口1.2万人,防汛压力大、任务重。保护西湖圩大堤安全,事关周边一万多名群众安危。“由于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抗洪抢险人力不足,安徽松梓教育基金会组织志愿者前来支援,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感谢他们为家乡作出的贡献。”

“在大灾面前,我们基金会不只是资助人,还想通过善行和义举,勇于担当起社会责任,弘扬扶危济困、勇于担当的‘松梓精神’,让这股正能量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安徽松梓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孙百友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