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获省政府批复

2016-07-14 03:12:35  吉林日报    参与评论()人

本报讯(记者 李铭 通讯员 王远洋)日前,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获省政府批复设立,标志着吉林省向南开放窗口建设取得重要突破,通化市对外开放迈向了更广阔空间,为吉林发展外向型经济构建起大港口,打造大平台。

建设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是省委、省政府推进长吉图战略向东开放和面向环渤海向南开放双翼共进的重大举措,是提升全省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的战略选择,也是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通化市建设向南开放窗口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核心任务。以综合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路物流港站为核心平台支撑,建设集保税加工、现代物流、产业合作、科技创新于一体的开放合作区,全面对接丹东港,实现“港口内移、就地办单、多式联运”,打造向南开放窗口的核心平台,对推动通化乃至全省开放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此,通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筹建办公室,坚持科学合理规划,既考虑当前又谋划长远,做到远近结合,彰显功能定位。各级各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对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的支持力度,全力提供帮助和支持,扎实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序有力推动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筹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悉,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规划面积79.65平方公里,由主导发展区域和侧翼发展区域组成。今年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53亿元,计划完成年度投资20亿元以上,到年底可实现通关运营的目标,初步形成以产兴港、以港带城、城港融合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通化市建设向南开放窗口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十三五”末期,通道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开放平台功能健全完善,外向型产业体系初步建立,通化市与丹东港实现联动发展,与周边区域实现协同发展,开放窗口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成为吉林省国际物流新枢纽、开放发展新引擎、绿色转型发展新高地,构建起吉林省向南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工作中,该市坚持五项原则、开展十项重点工作,着力打造开放通化。

——坚持五项原则。坚持整体规划、分布实施原则,科学布局,有序推进;坚持设施先行、强化支撑原则,超前谋划和建设交通、市政、信息等基础设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原则,实现窗口与相关区域协同发展;坚持产城融合、集约节约原则,实现以产兴港、以港带城、港城融合;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动力原则,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创新促进转型升级。

——开展十项重点工作。建设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建设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建设佳木斯-通化-沈阳高速铁路(通化段);建设通化铁路综合货运枢纽;建设四平至通化至白河、通化至集安、通化至丹东高速铁路;加快推进向南开放公路运输通道建设;加快机场建设;争取国家批复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通化中韩医药健康产业园、通化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外向型特色产业。

嵌入“一带一路”、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对接京津冀……条分缕析中,一幅幅壮阔的画卷在通化大地铺展开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