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郑州地铁一卡通30元押金被指未批先收遭举报(1)

2016-07-04 08:03:05   中国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郑州地铁一卡通30元押金“未批先收”两年半

实习生 姚晓岚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卢义杰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年07月04日04版)

因被指“未批先收”“押金过高”,持续两年半的河南郑州“绿城通”30元押金争议又起。今年6月29日,郑州市物价局受理了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伟的价格举报,该局将根据《价格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要求对郑州城市一卡通有限公司进行检查。

张伟于2月16日起诉了郑州城市一卡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要求判决一卡通公司向他收取30元“绿城通”押金的行为违法,并退还其中25元押金、公开赔礼道歉,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被要求承担连带责任。

张伟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今年1月,他在郑州乘坐地铁时办理了一张“绿城通”卡,交纳了30元押金。此后,这名认为30元押金过高的律师查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有关规定发现,30元数额既远超制卡成本,也未经过郑州市物价局的核定,“不合理,也不合法”。

其实,这是一个老问题。“绿城通”卡首发于2013年年底。当时,《中国青年报》报道该卡收取30元押金被指“未批先收”“金额过高”,一卡通公司新闻发言人刘广乐当时回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称,押金问题已报省级相关部门,正在审批,最终以省政府的批复为准;之所以“未批先收”,是因为地铁1号线要开通,为了保证市民有卡可用,所以暂时参照办理公交卡收取30元押金的标准执行。(详见本报2014年1月24日报道《郑州“绿城通”卡30元押金引质疑》)

2014年2月,河南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下发《关于我省公用性服务行业或具有行业垄断性质企业收取集成电路卡押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对于非在全省统一使用的IC卡,其押金和补卡工本费及资金使用管理,由省辖市及省直管县(市)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核定报当地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备案。

然而,两年半过去了,郑州“绿城通”30元押金依然没有完成审批。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6月8日裁定,目前,“绿城通”卡押金及工本费数额标准“仍处于郑州市物价局的核定程序之中,最终的核定文件尚未作出”。

由于认为“一卡通公司是否应该收取押金”“押金价格标准是多少”应该依据这份核定文件,法院裁定中止张伟与一卡通公司的诉讼,等待文件出台。

“离上次争议两年半了,如果郑州市物价局一直不核定,一卡通公司就可以这样一直收下去吗?法院就可以一直‘无法审理’吗?”张伟说。于是,6月26日,他转而向郑州市物价局举报“绿城通”收取30元押金涉嫌价格违法。

张伟在举报信中称,一卡通公司作为从事公共交通服务的公司,应当依照公平合理、等价有偿的原则从事经营活动,依法经批准后方可向举报人收取押金。而该公司在未得到郑州市物价局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向张伟及广大市民收取30元押金,“该行为是乱收费行为,也是价格违法行为”。

郑州市公交公司今年4月曾对媒体披露,2013年年底至今年4月,“绿城通”已发行340多万张,其中含收取押金的成人绿城通100多万张,押金每张30元,押金总额超3000万元。

30元的押金数额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对此,刘广乐曾回应称,“绿城通”裸卡的单张成本在7元左右,但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涉及特殊版本如老年卡、学生卡的印制,以及初始化费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掌握的一卡通公司向郑州市物价局提交的《关于绿城通卡押金及工本费核定的请示》(以下简称“《请示》”)显示,该卡“列入押金核算的成本”,包括单张绿城通卡材料成本、绿城通系统软硬件成本、系统建设成本、网络建设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运营成本和退卡成本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