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哈尔滨交警被指向网络专车司机钓鱼执法

2016-07-02 23:40:06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哈尔滨7月1日电 (记者 解培华)6月30日下午,一则“哈尔滨交通执法人员被指疑似‘钓鱼执法’、遭数十名‘滴滴’车主围堵”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流传。中新网记者现场调查得知, 哈尔滨多名“网约车”车主近期在使用网约车平台“滴滴”进行载客过程中,被交通执法人员以“非法营运”进行处罚;而在7月1日上午,此前被以“非法营运” 被扣车的车主又被陆续“放行”;而哈尔滨交通主管部门又无法说明“在哈尔滨使用网约车软件载客”是否属于违法行为?中新网记者连续两日来,对此事进行了跟踪关注。

哈尔滨交通执法人员被指疑似“钓鱼执法”、遭数十名“滴滴”车主围堵

哈尔滨交通执法人员被指疑似“钓鱼执法”、遭数十名“滴滴”车主围堵

执法人员被“网约车”车主围堵

6月30日14时左右,一则“哈尔滨交通执法人员被指‘钓鱼执法’、遭数十名‘滴滴’车主围堵”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流传,根据视频内容显示,中新网记者迅速赶往事发地点——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合街2号哈尔滨市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门前。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沃尔沃私家车被多名群众围在路边,车内有两名身着交通执法制服的工作人员被围在车内。一名在现场的知情者向中新网记者介 绍,他们都是私家车主,平时通过“滴滴打车”软件接单载客,被交通执法人员以“非法营运”进行了处罚,但整个执法过程被指涉嫌“钓鱼执法”。

图为哈尔滨市交通执法部门对“网约车”车主开具的违法行为通知书

据介绍,当日一名驾驶本田车的网约车车主通过“滴滴打车”接单了一名女乘客,在到达目的地“哈尔滨东站”时,网约车被一辆从沃尔沃私家车内下来 的数名执法人员控制;随后执法人员将网约车“收走”;并给车主开出了“违法行为通知书”去哈尔滨市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接受处理。

中新网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网约车”车主的遭遇近日已发生了多起。据另一名车主陈某介绍,他在6月28日也是通过“滴滴打车”软件接单行驶至 哈尔滨市道外区客运站后,突然出现4名不明身份的男子将自己的车围住,随后4人中有一人向陈先生出示了交通执法证件,并告知陈先生属于“非法营运”,并对 其下达处罚通知书。

随后,多名车主在现场向记者反映,他们被处罚的过程中有的有时穿了执法服装、有时没有着装,而被处罚的金额在5000元至20000元不等;而 今日发生对执法人员围堵的原因,是被处罚的“网约车”车主在朋友圈内“求救”,近期有类似遭遇的“网约车”车主赶到了现场,对交通执法过程提出质疑。

图为哈尔滨市交通执法部门对“网约车”车主开具的解除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

 “处罚变卦”,有被罚车主陆续“放行”

6月30日18时许,由于围观人员越来越多,在沃尔沃私家车内的执法人员已被堵在车内超过4小时。此时,一名自称是哈尔滨市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的男子赶到现场,使用扩音喇叭对围观群众喊话——已被处罚、和被扣车的“网约车”车主可以第二天再来支队“解决”。

今日11时许,中新网记者在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合街2号哈尔滨市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门前蹲守一上午,发现多名曾被处罚的“网约车”车主已被放 行。而记者在调查放行原因时得知——交通执法部门要求,被罚“网约车”车主要用处罚时开出的“违法行为通知书”换取“解除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就可以到 扣车停车场取车。

7月1日的一上午时间里,中新网记者了解到,已有多名“网约车”车主取回了车辆,截至12时仍有“网约车”车主在办理取车手续。

哈尔滨市交通主管部门已成立“调查组”

在6月30日晚和7月1日上午的采访过程中,哈尔滨市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始终拒绝正面采访。

6月30晚,中新网记者进入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合街2号哈尔滨市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进行采访时,直接被该支队保安推出门外;随后,记者联系了哈 尔滨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宣传部门,得知目前无法与哈尔滨市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的负责人取得联系,将在次日对中新网记者进行答复。

7月1日13时许,哈尔滨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向记者提供了情况说明,得知7月1日上午,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已召开会议,对此次事件高度重视,目前已责成相关部门对事件中涉及到的人和事立即组成调查组。

此外,对“网约车”车主提出的“钓鱼执法”等问题,说明显示:一经查出问题绝不姑息迁就,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同时,中新网记者追问哈尔滨市 交通运输管理局,在哈尔滨使用“网约车”软件载客是否属于违法行为?该局回复称,目前无法定性和回复,而对已缴纳过罚款的“网约车”车主和执法人员在执法 过程中是否违规的问题,一切以调查组的调查结果另行公布。中新网记者将继续予以关注。(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