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调查多省市:是谁让民间投资下跌(1)

2016-06-13 11:31:27   综合    参与评论()人

民间投资瓶颈知多少

民间投资瓶颈知多少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曲哲涵 欧阳洁 吴秋余

年初以来,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占比出现了近10年间首次下滑。数据显示,1—4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低5.3个百分点,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降至62.1%,比去年同期降低3.2个百分点,比2015年全年降低2.1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热情到底高不高?哪些“门”还没对民间资本真正敞开?如何让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更通畅?初夏时节,本报记者分别在北京、重庆、江苏、湖北等地进 行调查,探访多家民营企业,聚焦“民间投资卡在哪儿”。今天,我们刊发这组报道,期望引起各方关注,推动相关政策落地,打造公平营商环境,力促民间投资回 稳向好。

——编者

办幼儿园,3年拿不到“准生证”

一边是很多孩子一出生就要提交申请,排队等上两三年才能入园;另一边却是政策的门打不开,办幼儿园提心吊胆,上百万元投资随时可能打水漂

见到北京某民办幼儿园园长赵女士,她的口气有点生硬:“我不知道在扶持幼教产业方面有哪些政策,反正‘阳光’没照到我身上。”

“记者证、身份证都没用,除非你扫门上的二维码,证明你是孩子家长。”在幼儿园门口,本报记者比预约时间早到了半小时,被守卫拦在门外。规矩虽不留情 面,却让记者感叹这家民办幼儿园管理之规范。幼儿园租的是1000多平方米的商业用房,聘了20多名员工,房租和人工开支一年投入200多万元。

可就是这样一家有板眼的民办幼儿园,开张3年,至今仍没拿到“准生证”。赵园长说,这两年北京市对开办新幼儿园的政策以“新社区配套园”为主,原来的街 道社区不再做增量规划。由于申请不到“社区配套园”的办学资质,她只好注册了一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打政策擦边球。她说不少民办幼儿园都没“准生 证”,管理部门对此态度暧昧,算是默认。

“前两年是赔钱的,今年终于能打个平手。现在离秋季招生还剩3个月,已经有几十个孩子预报名, 照这架势,明年该有盈利了。”赵园长在山西有名气,办幼儿园得了不少奖。3年来,她一直用山西的2家幼儿园利润养着北京这边。赵园长最担心的就是相关政策 变卦,那样前期几百万元的投入就打水漂了。

赵园长不理解:办幼儿园为啥还要分新小区、老小区?孩子无论住在哪儿,不都得上幼儿园吗?目 前北京幼教服务供不应求很突出,即使不考虑流动人员子女,现有的公办幼儿园加上社区配套园,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个政策加剧了供需紧张,好多孩子都是一出 生就要提交申请,排队等上两三年才能入园。

“我们园里有几个孩子家住得远,得坐1个多小时地铁赶过来。家长老问我,什么时候能去他家附 近开分园?政府管好教学标准、食品质量、消防这些门槛就行了,为啥要限制幼儿园数量呢?”赵园长说,政策的门打不开,是民间投资的最大风险,叫人一直悬着 心,有时做梦都会被吓醒——万一哪天政策收紧,幼儿园被取缔了,这么多年的心血岂不全白费?

不仅仅是办幼儿园,其他民办教育也面临着困 惑。重庆新鸥鹏教育集团是一家发展20余年的民营教育机构,集团专升本办公室主任何大同说,一些政策不明朗,使许多民间资本对教育投入抱观望态度。比如, 如何划分民办教育机构的“营利”和“非营利”性质,目前政策没有明确标准,民间资本难以确定投资方向。而且,对民办学校的管理也没细分,不同投资规模、不 同学生数量、不同教学质量的民办学校都是一个政策标准,缺少激励和处罚机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