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故宫1890件文物搬家修复 皇子居所将首次开放(2)

2016-06-12 05:13:09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养心殿】

养心殿被视作清宫政治中心

若论清代紫禁城中各个宫殿的政治地位,养心殿是实至名归的第一政治中心。

养心殿始建于明嘉靖16年,名字出自《孟子》“养心莫过于寡欲”,自雍正将其作为寝宫和日常理政的中心,清代中期以后的历代皇帝都将其作为正寝宫殿。乾隆皇帝在三希堂赏宝、慈禧垂帘听政等历史事件都是在此上演,是清代皇帝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的中心场所,被视作清宫政治中心。

同时,它也是营建资料保留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建筑之一,是世界记忆遗产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的实物见证。即使是宫殿内的文物,至今也是维持原状陈列。

昨日11时许,“端坐于”故宫养心殿东暖阁的宝座并未想到,它即将“搬家”,“坐”进内部铺有保护材料,为它量身定制的大型囊匣里,前往故宫文保科技部内,在文物修复师们的手中进行一次全身“体检”的修复,再回归“旧家”。

与它一起的,还有上黑下黄的“垂帘听政”帘子等1890件养心殿内可移动文物,囊括家具、书画、帖落、陶瓷、玉器、文房、织绣、珐琅、盆景、生活用具、宗教文物等多个类别。

“这些是研究清代文化艺术发展和理政及寝居空间的独特材料”,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其中大部分文物为清中晚期文物,只有少数地毯等为复制品,文物们一直原状陈列从未入库,所以此次还要为它们各自定制囊匣。

单霁翔还介绍,养心殿的文物一部分先入库,再调拨出来修复,一部分送到首博展出。今年首都博物院等将举办养心殿大展,这些文物中的代表会与市民见面。

养心殿文物修复过程将对观众开放

去年启动的养心殿修缮工程,是故宫首个“保护性修缮项目”,也是“故宫古建筑整体保护修缮工程”的重要项目,拟制定科学详尽的保护规划和专项保护方案,以充分理解并完整延续养心殿的价值,恢复其健康,改善文物保存环境,提升该区域的整体环境质量。

其更加重要的意义在于,突破了此前文物保护的体制方面障碍,“最早要招投标”,单霁翔说,其后果是社会公司为了经济效益一味图快,“政府采购比的是价格”,与此前故宫修缮选用非遗传承人的模式不同,而原本宫廷使用的苏州金砖琉璃瓦等物料也由此流失。

但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养心殿修缮取得了突破,故宫募集到了2.2亿元修缮资金,可以按照老传统慢慢修缮。

变化首先体现在工匠招募、考核与培训机制的建立,如今“没有故宫培训合格证不许上岗”,单霁翔说,同时故宫也在寻找官式古建筑修复材料供应基地,通过制定材料性能标准,为挽救濒临消亡的古建筑营造工艺、装修工艺以及文物修复工艺作出贡献。

同样在此次修缮过程中,古建筑“八大作”,即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的匠师培养机制有望恢复,为文物建筑遗产的保护储备新生力量。

另外,所谓的研究性保护项目中,也有研究的一面,“一期一共申报了36个养心殿研究课题”,单霁翔说,与修缮同期开展的保护性研究,能够全面提供故宫研究水平并向社会展示。

例如10月即将启用的文保科技用房中,养心殿文物修复过程也将对观众开放,这也是全国首个开放的文物修复工作室。

1890件文物如何搬家?

据悉,此次养心殿内的文物大搬家是以殿座为单位,每件文物撤离前,都会进行简单除尘和原始图像记录。搬家也有专门程序:第一步,平面陈设如玉器、漆器、珐琅、玻璃、盆景和钟表等,器物部、宫廷部和图书馆接收;第二步,家具陈设和帷幔、座垫等,宫廷部接收;第三步,宫灯,送到宫廷部和器物部;第四步,超大型家具是宫廷部接收;第五步,书画、帖落、隔扇芯等归书画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