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民营医院数量10年翻4倍 个别医疗纠纷污名行业(1)

2016-06-11 11:30:07   经济观察报    参与评论()人

中国民营医院进化报告

汪晓慧 温淑萍

中国民营医院的发展似乎还看不到边界。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数据,2015年年底,民营医院达到了1.45万个,占据了中国医院总数的半壁江山。2005年的时候,这个数字还只有3200多家,10年来,数量翻了超过4倍,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之中。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个别民营医院医疗纠纷所引发社会批评,将庞大的民营医院群体再次推向污名化的边缘。但对于中国越来越多的医疗需求而言,民营医院正在中国人的生命中扮演更多的角色。要说像激进者所述那样取缔民营医院的舆论,这样的场景确实难以想象。事实上,民营医院贡献了超过1/5的服务量。

离开了历史,我们无法理解未来。在对16位来自医院、协会、企业和政府的相关人士采访后,我们试图拼出民营医院自诞生以来的生长、进化的图景。

寻找中国民营医院的活化石,是这项调查的一个任务。因为它就是一部中国民营医院的发展史。30多年来,中国民营医院究竟如何完成进化,尚无详叙。我们的调研发现,北亚医院或是改革开放以来存活至今的最早的民营医院。

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分会常务副会长赵淳说,中国的民营医院正走入青年期——一个蜕变与转型的时期。国家卫计委如何看待这个“青年”?6月8日,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宣司司长毛群安回复经济观察报关于民营医院政策支持引导监管的问题时说,“在简政放权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服务,推动行政审批体制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监管和指导的力度,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放、管、扶“结合,督促并推动社会办医的良性发展。”

  登上舞台

尽管出身医学之家,肖正权现在回忆1993年初识北亚医院时,也没想过有一天他会买一家能成为北京乃至中国存活最久的民营医院。

“‘北亚骨科’,明年整整10岁;‘北亚医院’,30岁;‘北亚’就是32年。”北亚医院院长肖正权回忆“北亚”医院历程的关键时间节点。

在肖正权的记忆中,改革开放开始时,还没有“民营医院这一说”。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民营医院萌芽。十年时间,民营医院历经了从可试水但必须挂靠,到可获得法人地位。

1979年4月,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拉开新时期医改的序幕,确立了医疗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医疗服务。此份文件,在民营医院的发展史上,首次为民营医院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次年,民营医院的真正迎来政策松动。1980年8月,国务院批准原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明确指出允许个体开业行医合法存在,以补充国家和集体力量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严格管理。

这一政策的松动形态是,允许社会办医,但必须有组织挂靠。这是中国民营医院史上迈出的第一步。自此以后,民营医疗机构登上历史舞台。

肖正权回忆,1980年代,民营医院最初的雏形“门诊部”开始出现。

1985年,北亚门诊部成立,挂靠于北京红十字会,全程“北京市红十字会北亚门诊部”。创始人丁大贤,肖正权称之为“先生”,召集2名退休医生,在大屯(现在的奥运村)成立北亚门诊,当时只有内科、外科。

当时,改革开放已启程7年。人均GDP由1980年的463元增长至858元,人们的腰包逐渐鼓起;同时,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手握介绍信才能走出去的时代结束。尽管缺医少药依旧,但“外出寻医”成为可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