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盘点12位院士中学时代:有学霸也有落榜的崛起者(2)

2016-05-23 10:42:12   中国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17岁那年,郑永飞走上讲台,开始了长达两年的乡村执教生活。1977年,正式恢复高考,郑永飞与“老三届”同台竞技,不幸落榜了。

有过失落,也曾怀疑自己还能否考得上,但他依旧选择了来年再战,最终跨入了南京大学的大门。

2009年11月,这位刚过完50岁生日的科学家正埋头实验室里继续手头的科研,获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消息传来,他成为当年入选的最年轻院士。

而同时期做民办老师的,有人一起考上大学,也有人在打牌玩耍中度过,多年后聚会时,依旧是一个乡村的民办教师,让人感慨命运的乖张和坚持的力量。

“勤奋比天才更重要”

在外界眼中,院士是一个有着神秘色彩的精英群体,是世俗眼中“天才”人物。

然而,纵观记者采访的12位院士的奋斗历程,他们无不是靠着勤奋、顽强的拼搏精神继往开来。

从小山村里的穷孩子,成长为中国“预应力大师”,吕志涛院士笃信,成才并取得成功靠三个法宝:天才、勤奋和机遇。

他一直深知自己不是天才,而是凭借着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才走到今天。

最初,吕志涛外语课学的是英语,上大学时,学校改学俄语了。全班只有两个同学从未接触过俄语,吕志涛就是其中一个,连33个俄文字母都不认识。俄语老师总是提问吕志涛,他还为此哭过鼻子。

从此,他几乎每天捧着俄文词典,关键词就用红笔画出来背,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100多页的俄文词典,他反反复复翻看。研究生阶段,吕志涛阅读俄文文献就和中文文献的速度一样快了。

被外界誉为“世界油菜之父”的傅廷栋院士更是在田野里办公,在田野里成长。

在发现“波里马雄性不育型”油菜之前,傅廷栋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一一排除过的油菜达几十万株。工作时,他常常一吃完饭就扎进校办农场金黄色的油菜地里,“东找找,西找找,看有没有雄性不育油菜”。

“为了不要让自己的梦想睡去”,只上过一年半中学的杨焕明院士,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四处找书、和人换书,每看完一本就立刻和别人交换。在做民办教师的间隙,杨焕明自学完初高中的英语、数学、物理全部课程,把县城能找到的书全都读遍了。

当年与他曾同住一室的工友至今感慨,“他这个人说好每天背30个英语单词,就一定做到!”

至今,这位全球知名的基因组学家还保持着每天读30篇以上文献资料的习惯,始终站在科研的最前沿。

“自由生长方能育精英”

在对12位院士的访谈中,“钱学森之问”是一个被屡屡提及的话题。自由宽松的氛围,因材施教的方法,是院士们至今念念不忘的“精英教育”模式。

王元院士的老师华罗庚初中考试时,常受到老师的优待:“你出去玩吧,今天的考试题目太容易了,你就不要考了。”

在这位曾担任过10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主席的大数学家看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有教无类”做得越来越好,能够进入学校的人数远远超越自己当年那个时代,但“因材施教”远远不够,“必须承认智慧的差别,允许精英脱颖而出”。

“孔子三千弟子,也只有七十二贤人,就是100人里只有2.4个人是英才,需要因材施教。”王元介绍,西方国家的教育重视英才,因为造福国家、重点创新要靠英才。

而我国对于英才培养重视不够,7岁的孩子,有的只有4岁的智力,有的则非常早显露出较强的天赋。按部就班一级级的上学制度和考试制度,对优秀的人才是一种藩篱,“就像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读一样的书,变成要齐步走,最后只有向落后看齐,好学生的才华被扼杀掉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