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北京最严控烟令实施近一年 民众:形式大过实质(1)

2016-05-14 09:28:59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5月11日,市民在北京市西三环附近某写字楼外吸烟。中国网记者 魏婧 摄

5月11日,市民在北京市西三环附近某写字楼外吸烟。中国网记者 魏婧 摄

原标题:北京最严控烟令实施近一年调查:缺乏有效监管 效果存疑

中国网5月14日讯(记者 魏婧) 2015年6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控烟条例”)正式实施。规定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或者排队等候队伍中吸烟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处50元罚款;拒不改正的,处200元罚款。

如今,“控烟条例”实施已接近一年的时间,效果究竟如何?对此,中国网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市西三环的部分饭店并采访了部分市民。有采访对象表示,在公共场所抽烟的人确实有所减少,但仍然存在,也有人对“控烟条例”的作用表示质疑。

饭店:客人抽烟会制止 但不愿得罪人

“控烟条例”第九条明确,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一家生意不错的家常菜饭店老板告诉记者,“控烟条例”实施以后,与以往相比,抽烟的顾客确实“少了”,但还是有一些人“不自觉”。同时,如果看到客人抽烟,店员会“随时制止”。

这位赵姓老板坦言,有时在劝解客人熄烟时会颇为无奈,“制止的时候,有人听,有人不听。现在客人的素质不一样,有人一说就理解,到外面抽了;有的人当时说不抽了,待一会儿喝上酒,聊起天,又点上了。我们老说,没用。”

“控烟条例”第十三条第五款规定,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内的吸烟者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要求其离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的,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条例同时明确违反此项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对此,赵老板表示很为难,“客人吃饭的时候抽烟,我们进行制止。如果他不听,我们就报警,这样客人下次就不来了。”他表示,“我们只能是把排风和空调打开,放放烟,或者劝抽烟的人少抽,或者人少的时候再抽。”

附近另外一家川味餐馆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有相同顾虑,“因为他们是消费者,我们也不好意思说。”他告诉记者,平时只有其他客人对吸烟者不满时,店员才会出面制止,“如果客人不闹,我们基本不会说。”而制止的原因是“如果客人打电话举报,相关部门找到我们了,我们老板不也有责任么。”

“现在政策太柔和了,光有热线电话不行,”赵老板说。对于如何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他建议,“得有人执法人员经常定期检查之类的,让大家真实的知道这样做要罚钱。”

采访中,一家写字楼的物业管理人员也认为,“有时候我们管了也没用,就应该有强制的措施,人家罚款的也不会天天来我们大厦巡视。”

民众谈“控烟”效果:形式大过实质

“控烟条例”第十二条指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应当将控制吸烟工作纳入本单位日常管理,依法划定禁止吸烟区域,制止违法吸烟和不文明吸烟行为。

就职于某事业单位的刘丹告诉记者,“现在还是有人在楼道里抽烟,一开门全是味道。单位虽然也贴出公告,甚至让大家签了一份不在办公楼内吸烟的协议书,但是依旧无法杜绝。”刘丹认为,现在控烟的形式大过实质,没有实际的处罚情况,她希望单位能够对此加大监督规范力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