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将军们的“家乡情结”:捐赠军服、自传、书画(图)(1)

2016-05-13 07:40:33  政知局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军服、自传、书画……将军们的“家乡情结”

5月10日,刘少奇之子刘源身着24年前他在河南工作时穿过的那套西装,向“故乡”河南刘庄捐赠了自己的上将军服(07式上将礼服)。

政知局注意到,这是刘源退役后第二次捐赠上将军服了。两个月前,他也曾向母校首都师范大学捐赠了上将军服(07式冬常服)。两次捐赠,刘源都写了亲笔信,一封题为《光荣属于母校》,另一封为《光荣属于人民》。用刘源的话说,“军服象征着忠勇、责任、义务与荣誉”。

1

除了军服,不少将军都曾向故乡赠送过物品,其中不乏文艺作品、书籍以及个人珍藏。在赠与被赠之间,以及在所赠之物方面,除了情怀,我们还可以看出一种“将军文化”。

情结

赠送什么?送给谁?作为一名备受关注的将军,自然需要倍加考量。上一次,刘源将上将军服赠送给了母校,想借自己珍爱的军装表达对母校的感激,感恩母校对自己的包容、爱护与栽培。

当年,刘源虽然分数过线,但因身份特殊未被北大招收,最终是北京师范学院伸出了橄榄枝,于1978年寄去了通知书。在刘源看来,母校对他有“再造之恩”。

那么这次,原籍湖南宁乡的将军,为什么要把军服赠给河南?

刘源从母校毕业后,便主动要求到河南农村去。从1982年到河南新乡县七里营公社报到,到1992年被调走,他在河南工作共10年。

36岁那年,他在不是候选人的情况下,被人大代表联名推选为副省长,当时这在全国属于首例。刘源曾坦言,他被选为副省长后,好多人都说,你爸爸在开封要是在天有灵啊,他看到我们河南老百姓把你给选上了,肯定高兴!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刘源的父亲刘少奇就是在河南开封火化场被火化、存放,直到1980年5月,王光美和子女到河南迎取了他的骨灰。

河南对于刘源,有着别样的意义。

故乡

赠送是方式,表达感情才是“赠与被赠”间的题中要义。政知局发现,同刘源一样,“不能忘本的家乡或母校情结”是“将军圈儿”中的一大特点。

“一定要挤时间回老家一次,向家乡人解释一下,请他们谅解,我是个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曾参加过抗美援朝、人民解放军原六十八军军长黄在渔将军在生命最后时刻再三叮嘱孩子的话。

他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当他的职务越来越高,他的家乡人民、儿时伙伴曾想找黄在渔办点事,但他并没有对这些要求一一满足。当地媒体称,不少人对他有了看法,说黄在渔对家乡没感情,后来就连表弟妹妹的两个儿子在沈阳当兵,也没去请表舅舅帮忙。

同黄在渔一样,曾任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的李东辉对家乡也充满“愧疚”。

2

李东辉

李东辉曾对媒体表示,由于军事外交工作的特殊性,他过去回家乡的次数很少,和家乡方面的联系也不多,没有为家乡做更多的事。退休以后,他一直想把这笔良心债还上,于是他加入了绥化(北京)人联谊会并积极参加活动,在绥化军分区筹建军史馆时,他积极出力献策并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在他看来,向家乡赠送珍贵资料是为家乡添砖加瓦的一种手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