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2020尾中华鲟放归长江 首次采用卫星标记跟踪监测

2016-04-25 14:29:45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2020尾中华鲟放归长江 首次采用卫星标记跟踪监测

央广网武汉4月25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昨天,由中国三峡集团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华鲟放流活动,在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园的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举行,2020尾大规格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开始它们回归大海的漫漫旅程。

据了解,这次放流的部分中华鲟首次采用了卫星标记技术,这项技术也是弹射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的有机结合。以往是体外T型标记和PIT的标记以及体内植入声呐标记技术,而这次是一些全新的卫星标记技术。科研人员称,如果这项监测数据能够按计划回收的话,人类将首次初步获取中华鲟海洋生活信息,这对揭示中华鲟的洄游习性以及环境的相关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放流现场,2020尾大规格的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是从放流通道中滑下,转眼之间就没入江中不见踪影。至此,三峡集团也已经组织放流活动57次,连续6年放流子二代中华鲟。

在4月24号,下午2点17分54秒,代号为39689的鲟鱼宝宝已经游抵至自动监测站,抵达时潜水深度是0.8米,而当时监测站点的当前水温是16.2摄氏度。此鲟鱼宝宝生于2011年,身长是98厘米,体重6.9千克。现在,中华鲟已经是国家一级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地球上存在了有1.4亿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大熊猫”。多年来,三峡集团持续开展中华鲟的放流活动,中华鲟放流数量已超过了500余万尾,其中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达17000余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