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潜龙二号”总设计师:深海装备方面的应用太少(1)

2016-03-13 03:13:45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我们在深海装备方面的应用太少了”

刘健

“潜龙二号”总设计师、“潜龙一号”课题负责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总工,曾担任我国早期“CR-02 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总设计师。

“潜龙二号”名片

全名:“潜龙二号”自主水下机器人

年龄:研制五年,首次试验性应用 体重:1.5吨

装备:载有CTD、氧化还原电位计、浊度计、甲烷传感器、磁力仪等设备

战绩:已在我国南海、西南印度洋进行了海上试验并通过验收

战区:马达加斯加以南9000海里以外的西南印度洋龙旂、断桥、玉皇热液区

任务:在近海底进行地形地貌、热液异常、磁力等探测

战况:获得200多平方公里的近海底精细三维地形地貌数据,发现多处热液异常点等

“潜龙二号”第一次进入大洋进行试验,是在我国南海。

一开始,接连三次投放都失败了。

各种声音出现,“潜龙二号”的总设计师刘健感到无以言表的压力。“特别痛苦,甚至觉得要进行不下去了。”

多年的科研经历告诉他,再坚持一下,也许曙光就在眼前。第四次试验,终于成功了。

刘健难忘南海试验的一些画面。他说,一次回收时,海况变得非常差,潜器在波浪中左摇右晃难以操控,船长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去后甲板帮忙抛绳、拉绳,一名70多岁的老专家也硬要帮忙回收。

“这个情形我至今想起来还是非常感动。困难不容易让人流泪,感动却能。”说着说着,他低头扶起眼镜,悄悄擦去泪花。

研制“潜龙二号”,刘健和团队常面临“赶进度”和“保质量”的选择题。

一次,潜器的重要部件需要修改,但课题进度“在那儿摆着”,各方都着急督促尽快海试,他最终选择了延期。“现在看是做对了。搞科研的,一定要进度服从质量,否则一时省去必要的环节,留下隐患,将后患无穷。”

刘健自称“搞工程的人”或“技术男”。他尊重技术自身的规律,那就是,不过分强调光鲜的“第一次”或“某某之最”,也不因出现了难题而轻易放弃。

3月10日,在西南印度洋度过40天的“向阳红10”船靠港毛里求斯路易港,为大洋科考第40航次第二航段画上句号。“潜龙二号”几近完美地完成了首次试验性应用任务,这意味着这个研制五年的水下机器人,将走向实用道路。

今年,“潜龙二号”研发课题即将结题验收,刘健及其团队的“待嫁女儿”即将交付给使用方。这位“搞工程的人”说,最希望看到辛苦研制出来的设备被持续不断地使用,一次次潜入未知的深海,为我国大洋科考和海底勘探做出贡献。

谈研制成本

  潜器本身约两三千万

新京报:哪些类型的水下机器人能进入深海研究?

刘健:一种是载人潜器(HOV),它更适用于科学研究及定点精细作业,但本身有局限性。因为人要下去,系统要做得很复杂,体积重量要大,水下活动范围较小。做试验时,母船保障的费用也更高些。国际上20世纪60年代研究很兴盛,但后来逐渐减少。我国最近做了蛟龙号载人潜器。

第二种是遥控潜水器(ROV)。载人潜器人在下面,对安全性要求很高,所以科学家们就思考,让人在船上操作机械手或其他设备进行作业。它的局限性是有个电缆,水下容易缠绕,操作的整个过程人都要严密监视,所以不能进行太大范围的作业。

关闭